-
“不落窠臼”还是“不落巢臼”
“不落窠臼”和“不落巢臼”的不同在于“窠”和“巢”。笼统地讲,“窠”和“巢”都表示动物巢穴,但细分它们是有区别的。...
编辑:吕雪莹2021-01-18 -
“马台书声”今犹在
我老家在临颍县皇帝庙乡袁庄村,影台寺村在我们村东边,皇帝庙村在我们村南边。过去,袁庄村到影台寺村之间有个高土岗就是尚书台,又称东岗顶。皇帝庙学校后面也有一个高土岗,人称西岗顶。...
编辑:吕雪莹2021-01-18 -
豫剧沙河调漫谈
沙河在豫皖交界处和颍河交汇后就改叫颍河,汇入淮河入海。沙河实际上只存在了几百里。然而河南梆子却如连接淮河入海的沙河水一样,被两岸独特的风光浸染出别样的个性,就如一个母亲孕育出长相性格各异的几个子女,其中一个就是沙河调。...
编辑:吕雪莹2021-01-18 -
退休教师自建民俗博物馆
播种用的耧车、运物资用的太平车、烧地锅用的风箱,以及石磨、织布机、油榨子……这些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的老物件,如今安静地“躺”在临颍县王岗镇南村的民俗博物馆里。...
编辑:吕雪莹2021-01-18 -
家乡那口老井
这是一口直径超过两米的青砖拱璧的老井...
编辑:李林润2021-01-12 -
岁月悠悠古唐河
唐河是澧河的支流,源于舞阳县,至源汇区大刘镇抬头村入澧河。...
编辑:李林润2021-01-11 -
五旬农妇绘出美好新生活
“我画的都是生活里的事,表达的都是内心的真实感情。”...
编辑:李林润2021-01-11 -
残荷之美
寒冬,荷已香消叶残,不堪再看,正如南唐李璟在《浣溪沙》里所写...
编辑:李林润2020-12-15 -
雪落心头
我一直觉得,四季之春夏秋冬是四姐妹...
编辑:李林润2020-12-15 -
温暖
“我的一个学生,12岁生日,她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
编辑:李林润2020-12-15 -
回不去的故乡
我曾经以为,乡村的岔路千万条,每一条岔路也都能通往故乡...
编辑:李林润2020-12-15 -
冬天的故事
印象中,小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比较差...
编辑:李林润2020-12-15 -
孟庙往事
小时候,父亲在孟庙中原轧辊厂上班...
编辑:李林润2020-12-02 -
藏在蛤蟆皮棵里的爱
晚上八点半,老公携一身寒气回来...
编辑:李林润2020-12-02 -
小河的变迁
出村向北,沿小路行约二里许,过高渠徐下再行,...
编辑:李林润2020-12-02 -
我的快乐球友
南广场位于沙南老城区,是由老体育场改建而成的仿生态园林,人们习惯称其为“双汇广场”...
编辑:李林润2020-12-02 -
好好写字
儿子六岁多,刚上小学一年级。...
编辑:李林润2020-11-18 -
村头老柿树
虽说离开老家已经三十多年,可长在村西头菜园北边的那棵老柿树却总令我难以忘记。...
编辑:李林润2020-11-18 -
乡村即景
这个季节对于我来说,去乡村转转就是一次心的旅行。...
编辑:李林润2020-11-18 -
人间烟火气
“收破烂儿了,收破烂儿了……”...
编辑:李林润2020-11-06 -
光影里的家国情怀
每个人都有关于光影的记忆。...
编辑:李林润2020-11-06 -
岁月静好 英雄不朽
最近看了电影《金刚川》,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
编辑:李林润2020-11-06 -
电动车的红尾灯
从家到学校大约十多里路,骑电动车大概需要二十几分钟时间...
编辑:李林润2020-10-14 -
“衣衣”情深
换季时收拾衣柜,看着满柜狼藉的衣服...
编辑:李林润2020-10-14 -
又到菊花黄
秋风凉,菊花黄,婆婆摘花十指忙,左一篮,右一筐,花茶敬到客手上。...
编辑:李林润2020-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