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名城网

集群跃升:漯河休闲食品产业创新进阶之路

wechat_2025-11-05_083304_827.png

清晨的漯河,食品工业园的灯光穿透晨雾,比朝阳更早唤醒这座中国食品名城。宏途食品的智能化车间里,机械臂正揉捏面团,经过12道工序,麦香浓郁的千层吐司即将踏上发往全国商超的旅程;不远处亿家馨漯河基地的泡卤车间内,老师傅紧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酱香味鸡爪正在恒温卤汤中翻滚,48小时的慢卤工艺精准锁住肉香;大树食品的原料仓库外停着满载山药的货车,新鲜的山药片经分拣、打粉、预糊化,很快就会变成零添加即冲即溶的雪花片——在漯河,休闲食品产业的创新故事,是从这样充满香气与活力的清晨开始的。

企业发力:老牌新秀齐头并进

“公司2018年落地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销售额达1亿元,去年底突破3.3亿元,今年预计能到4亿元。销售额快速增长的诀窍,就藏在‘跟着市场跑,盯着健康干’这十个字里。”10月21日,河南宏途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瑞指着货架上的产品介绍,公司起初以山药薄片为主打产品,后来及时分析市场需求,增加了面包产品线。“你看这个千层吐司,在抖音很火,还有这个蜂蜜坚果棒面包进入了山姆超市。”张国瑞说。

2018年,宏途食品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落户漯河,并改变租赁厂房模式,自建了工厂。“多年的发展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漯河的营商环境好,这不是政府宣传出来的,而是在漯企业家口口相传的。”张国瑞说,在漯河建厂,优质的供应商就在隔壁,物流成本低,最重要的是漯河的城市气质与企业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每次遇到问题找政府,都能高效率解决。这种‘等不得’的危机意识和我们的想法完全合拍。”张国瑞说。

在亿家馨漯河基地,泡卤食品的创新故事同样鲜活。作为企业在全国布局的最大基地,这里不仅填补了漯河泡卤食品的产业空白,还把鸭掌、鸡爪做成了爆款单品。公司与双汇、中大恒源等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联合中原食品实验室推动现有产品升级,加快新产品落地,企业知名度不断提升。”亿家馨漯河基地负责人庄大鸿介绍,目前,公司产品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还出口至柬埔寨、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泡鸭掌获评2021年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年度畅销单品”,获得2023年“国际蒙特奖”。

作为中原食品实验室首批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功能食品休闲化细分赛道。总经理王丽军介绍,借助中原食品实验室科技支持,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品控能力,公司还在山药、黑芝麻、杏仁等主产区布局生产基地。目前,公司是伊利、雀巢、五谷磨坊等知名品牌原料供应商,自有品牌“大树伯伯”的山药雪花片、杏仁七白饮等产品网络销量持续攀升。

在漯河的休闲食品产业版图上,既有快速崛起的新锐企业,也有持续深耕的老牌企业。在临颍县盼盼食品基地内,藜麦吐司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我们先后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依托院士工作站和中原食品实验室持续进行新品开发。”盼盼食品漯河负责人说,公司秉持“食药同源”理念,推出的藜麦吐司蛋白质含量高达13.7%,上市后很快就成了健身人群的早餐标配,销量持续攀升。

2003年就来临颍县发展的亲亲食品更是漯河休闲食品产业迭代升级的见证者,从最初只有一条果冻生产线,发展到如今跻身中国果冻、膨化品牌前三名。“我们每年都会推出多款新品。亲亲零卡可吸冻及海苔脆果产品荣获2025年度iSEE全球美味奖,亲亲零卡可吸冻还在第112届全国糖酒会IDEAS创新产品大赛中获得优秀产品奖。”亲亲食品漯河生产总监说,“漯河的产业链配套日益完善,从包装材料到原料供应,方圆5公里内就能找到供应商。这是我们扎根漯河二十多年的底气。”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休闲食品生产企业200多家,产品涵盖方便食品、休闲肉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等13种食品类别,形成了龙头引领、中小跟进、配套完善的集群发展格局。其中,临颍县作为全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全国休闲食品之都,休闲食品日产量超3000吨,位居全国县区第一。薯片、虾条、法式小面包、果冻等产品,每3包中就有1包产自临颍。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肉制品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麻辣面制品产销量居全国首位。


科技助力:让货架上有更多漯河好物

在超市零食区,不管是香辣入味的小包装鸡肉零食,还是入口即化的山药雪花片,这些征服消费者味蕾的漯河好物背后都藏着中原食品实验室和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的“科技魔法”。

“以前做肉肠得心应手,想做休闲食品却像摸黑走路。”河南畅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曾陷入转型困境,后来带着困惑向中原食品实验室“下单”。中原食品实验室专家团队扎进市场找方向,最终锁定小包装鸡肉休闲食品赛道。面对鸡肉去腥不彻底、红油香味不足的难题,科研人员反复调试配方,从香料搭配到熬制时长逐一攻关难题。如今,宫保鸡丁、大盘鸡等口味的鸡肉零食一上市就成了“网红款”,让这家老企业在休闲食品赛道上跑得又快又稳。

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曾遇到烦心事——产品山药雪花片厚薄不均像波浪,生产能耗高得让人心疼。中原食品实验室专家蹲守生产线,对原料处理、成型温度等反复优化,最终实现山药雪花片“薄如蝉翼、色如凝脂”,开水一冲就化开,口感细腻又香甜。如今,大树食品已和中原食品实验室联手推出6款新品,成了食药同源零食领域的新标杆。

wechat_2025-11-05_083459_507.png

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展厅内展示和中原食品实验室联手推出的新品。

在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带动下,我市越来越多食品企业融入科创元素,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在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18果蔬冻”和“巴厘岛”虾肉片系列等食品让人驻足。二十多年前,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刚成立时,产品只有一种普通膨化食品。“政府出面帮我们对接科研院所,打造食品研发平台,提升产品价值。”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介绍,公司与实验室、高校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现在每年推出5个到10个新产品。

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新工艺能不能开展大规模应用?新技术能不能达到产业化条件?这些都需要通过中试破解。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副主任崔胜文介绍,中试对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至关重要。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的仅为30%。近三年,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已帮196家企业破局,200多款漯河零食从这里走向全国货架,让越来越消费者尝到融入科技元素的美味。

如今,有了科研助力,漯河的零食架不断上新。从口味创新到品质升级,从传统工艺到智能生产,科技让更多漯河好物走出河南,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


品牌馆赋能:搭起走向全国的“星光大道”

走进位于漯河市民之家的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食品展厅,记者仿佛置身于一座美食博览苑:饼干糕点、薯片虾片、方便速食、乳制品等本地休闲食品整齐陈列。工作人员有的忙着打包邮寄客户定制礼包,有的向前来购物的市民介绍产品特点。展厅对面的直播间内,主播手持舞粮三色藜麦奇亚籽馍片细致讲解其口感与营养,屏幕上“已售4.5万单”的红色数字引人注目,评论区“漯河零食果然靠谱”的留言刷屏。这份热闹正是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为漯河食品产业搭建“星光大道”的生动缩影。


wechat_2025-11-05_083254_117.png


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食品展厅,本地休闲食品整齐陈列。

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以链接和服务企业为核心,依托豫中南数字产融平台的技术服务能力,精准破解食品企业发展难题。对想拓宽销路的企业,它建起“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线上,“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京东、淘宝、抖音7大平台店铺圈粉30万,其中2025年6月抖音店铺单月狂揽20万单,新品“厚道仁山药芝麻花生”7天卖爆5.9万单;线下,通过常态化产销对接会推动双汇简颂午餐肉、宏途轻虾条进入全国7-Eleven便利店,推动果子开荟酸奶益生菌麦片入驻京喜自营店铺,让漯河味道走进更多家庭。

针对企业拓展B端市场的需求,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积极发挥一体化选品中心作用。天津荣程集团的4000万元企业福利采购单、郑州新郑机场贵宾室的零食清单背后都有它的身影。今年中秋节前,它在天津举办“豫见津门 漯在中秋”选品会。选品会上,700多款漯河食品集中亮相,30多款漯河食品直接纳入荣程集团福利采购核心清单,让企业的中秋订单翻了番。

为了扩大产业集群效应,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广撒招商网。它在3个月内举办了3场招商推介会,吸引100多家规模企业到场。不管是双汇、卫龙这样的本地龙头企业,还是可口可乐、嘉吉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或是外地优质品牌企业,都能无障碍入驻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如今,660多个品牌、8000多款单品在此集结,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成了“食品联合国”。

为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在本地办了33场企业主题品牌周活动,组织多家食品企业轮番“登场”,让漯河人更爱本地味。同时,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闯北京、上海、广州,积极参加全球豫商大会、西雅展(上海),实现千款单品集体“出圈”。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计划进军境外展会,让越来越多漯河食品企业踏上“星光大道”,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在漯河,休闲食品早已不是简单的零食,而是融入日常的“味觉创新答卷”。从一口零食的创新到一个产业的跃升,从老牌企业坚守初心到新秀企业异军突起,从中原食品实验室、中试基地破解技术难题到品牌馆搭建市场桥梁,一条“产学研用”联动、“老中青”接力的产业升级之路正让漯河休闲食品产业焕发勃勃生机,朝着更高质量的集群发展方向稳步迈进。


策划/王红磊 谢晓龙 

文/本报记者 李元良 王 辉 张军亚 应诗雨 

图/本报记者 张佩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胜

集群跃升:漯河休闲食品产业创新进阶之路

wechat_2025-11-05_083304_827.png

清晨的漯河,食品工业园的灯光穿透晨雾,比朝阳更早唤醒这座中国食品名城。宏途食品的智能化车间里,机械臂正揉捏面团,经过12道工序,麦香浓郁的千层吐司即将踏上发往全国商超的旅程;不远处亿家馨漯河基地的泡卤车间内,老师傅紧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酱香味鸡爪正在恒温卤汤中翻滚,48小时的慢卤工艺精准锁住肉香;大树食品的原料仓库外停着满载山药的货车,新鲜的山药片经分拣、打粉、预糊化,很快就会变成零添加即冲即溶的雪花片——在漯河,休闲食品产业的创新故事,是从这样充满香气与活力的清晨开始的。

企业发力:老牌新秀齐头并进

“公司2018年落地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销售额达1亿元,去年底突破3.3亿元,今年预计能到4亿元。销售额快速增长的诀窍,就藏在‘跟着市场跑,盯着健康干’这十个字里。”10月21日,河南宏途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瑞指着货架上的产品介绍,公司起初以山药薄片为主打产品,后来及时分析市场需求,增加了面包产品线。“你看这个千层吐司,在抖音很火,还有这个蜂蜜坚果棒面包进入了山姆超市。”张国瑞说。

2018年,宏途食品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落户漯河,并改变租赁厂房模式,自建了工厂。“多年的发展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漯河的营商环境好,这不是政府宣传出来的,而是在漯企业家口口相传的。”张国瑞说,在漯河建厂,优质的供应商就在隔壁,物流成本低,最重要的是漯河的城市气质与企业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每次遇到问题找政府,都能高效率解决。这种‘等不得’的危机意识和我们的想法完全合拍。”张国瑞说。

在亿家馨漯河基地,泡卤食品的创新故事同样鲜活。作为企业在全国布局的最大基地,这里不仅填补了漯河泡卤食品的产业空白,还把鸭掌、鸡爪做成了爆款单品。公司与双汇、中大恒源等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同时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合作,为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们联合中原食品实验室推动现有产品升级,加快新产品落地,企业知名度不断提升。”亿家馨漯河基地负责人庄大鸿介绍,目前,公司产品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还出口至柬埔寨、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泡鸭掌获评2021年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年度畅销单品”,获得2023年“国际蒙特奖”。

作为中原食品实验室首批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功能食品休闲化细分赛道。总经理王丽军介绍,借助中原食品实验室科技支持,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全产业链品控能力,公司还在山药、黑芝麻、杏仁等主产区布局生产基地。目前,公司是伊利、雀巢、五谷磨坊等知名品牌原料供应商,自有品牌“大树伯伯”的山药雪花片、杏仁七白饮等产品网络销量持续攀升。

在漯河的休闲食品产业版图上,既有快速崛起的新锐企业,也有持续深耕的老牌企业。在临颍县盼盼食品基地内,藜麦吐司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我们先后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依托院士工作站和中原食品实验室持续进行新品开发。”盼盼食品漯河负责人说,公司秉持“食药同源”理念,推出的藜麦吐司蛋白质含量高达13.7%,上市后很快就成了健身人群的早餐标配,销量持续攀升。

2003年就来临颍县发展的亲亲食品更是漯河休闲食品产业迭代升级的见证者,从最初只有一条果冻生产线,发展到如今跻身中国果冻、膨化品牌前三名。“我们每年都会推出多款新品。亲亲零卡可吸冻及海苔脆果产品荣获2025年度iSEE全球美味奖,亲亲零卡可吸冻还在第112届全国糖酒会IDEAS创新产品大赛中获得优秀产品奖。”亲亲食品漯河生产总监说,“漯河的产业链配套日益完善,从包装材料到原料供应,方圆5公里内就能找到供应商。这是我们扎根漯河二十多年的底气。”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休闲食品生产企业200多家,产品涵盖方便食品、休闲肉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等13种食品类别,形成了龙头引领、中小跟进、配套完善的集群发展格局。其中,临颍县作为全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全国休闲食品之都,休闲食品日产量超3000吨,位居全国县区第一。薯片、虾条、法式小面包、果冻等产品,每3包中就有1包产自临颍。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国肉制品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麻辣面制品产销量居全国首位。


科技助力:让货架上有更多漯河好物

在超市零食区,不管是香辣入味的小包装鸡肉零食,还是入口即化的山药雪花片,这些征服消费者味蕾的漯河好物背后都藏着中原食品实验室和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的“科技魔法”。

“以前做肉肠得心应手,想做休闲食品却像摸黑走路。”河南畅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曾陷入转型困境,后来带着困惑向中原食品实验室“下单”。中原食品实验室专家团队扎进市场找方向,最终锁定小包装鸡肉休闲食品赛道。面对鸡肉去腥不彻底、红油香味不足的难题,科研人员反复调试配方,从香料搭配到熬制时长逐一攻关难题。如今,宫保鸡丁、大盘鸡等口味的鸡肉零食一上市就成了“网红款”,让这家老企业在休闲食品赛道上跑得又快又稳。

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曾遇到烦心事——产品山药雪花片厚薄不均像波浪,生产能耗高得让人心疼。中原食品实验室专家蹲守生产线,对原料处理、成型温度等反复优化,最终实现山药雪花片“薄如蝉翼、色如凝脂”,开水一冲就化开,口感细腻又香甜。如今,大树食品已和中原食品实验室联手推出6款新品,成了食药同源零食领域的新标杆。

wechat_2025-11-05_083459_507.png

河南大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展厅内展示和中原食品实验室联手推出的新品。

在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带动下,我市越来越多食品企业融入科创元素,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在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大厅,“18果蔬冻”和“巴厘岛”虾肉片系列等食品让人驻足。二十多年前,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刚成立时,产品只有一种普通膨化食品。“政府出面帮我们对接科研院所,打造食品研发平台,提升产品价值。”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同志介绍,公司与实验室、高校合作,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现在每年推出5个到10个新产品。

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新工艺能不能开展大规模应用?新技术能不能达到产业化条件?这些都需要通过中试破解。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副主任崔胜文介绍,中试对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至关重要。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的仅为30%。近三年,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已帮196家企业破局,200多款漯河零食从这里走向全国货架,让越来越消费者尝到融入科技元素的美味。

如今,有了科研助力,漯河的零食架不断上新。从口味创新到品质升级,从传统工艺到智能生产,科技让更多漯河好物走出河南,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


品牌馆赋能:搭起走向全国的“星光大道”

走进位于漯河市民之家的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食品展厅,记者仿佛置身于一座美食博览苑:饼干糕点、薯片虾片、方便速食、乳制品等本地休闲食品整齐陈列。工作人员有的忙着打包邮寄客户定制礼包,有的向前来购物的市民介绍产品特点。展厅对面的直播间内,主播手持舞粮三色藜麦奇亚籽馍片细致讲解其口感与营养,屏幕上“已售4.5万单”的红色数字引人注目,评论区“漯河零食果然靠谱”的留言刷屏。这份热闹正是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为漯河食品产业搭建“星光大道”的生动缩影。


wechat_2025-11-05_083254_117.png


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食品展厅,本地休闲食品整齐陈列。

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以链接和服务企业为核心,依托豫中南数字产融平台的技术服务能力,精准破解食品企业发展难题。对想拓宽销路的企业,它建起“线上+线下”的销售网:线上,“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京东、淘宝、抖音7大平台店铺圈粉30万,其中2025年6月抖音店铺单月狂揽20万单,新品“厚道仁山药芝麻花生”7天卖爆5.9万单;线下,通过常态化产销对接会推动双汇简颂午餐肉、宏途轻虾条进入全国7-Eleven便利店,推动果子开荟酸奶益生菌麦片入驻京喜自营店铺,让漯河味道走进更多家庭。

针对企业拓展B端市场的需求,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积极发挥一体化选品中心作用。天津荣程集团的4000万元企业福利采购单、郑州新郑机场贵宾室的零食清单背后都有它的身影。今年中秋节前,它在天津举办“豫见津门 漯在中秋”选品会。选品会上,700多款漯河食品集中亮相,30多款漯河食品直接纳入荣程集团福利采购核心清单,让企业的中秋订单翻了番。

为了扩大产业集群效应,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广撒招商网。它在3个月内举办了3场招商推介会,吸引100多家规模企业到场。不管是双汇、卫龙这样的本地龙头企业,还是可口可乐、嘉吉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或是外地优质品牌企业,都能无障碍入驻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如今,660多个品牌、8000多款单品在此集结,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成了“食品联合国”。

为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在本地办了33场企业主题品牌周活动,组织多家食品企业轮番“登场”,让漯河人更爱本地味。同时,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闯北京、上海、广州,积极参加全球豫商大会、西雅展(上海),实现千款单品集体“出圈”。中国食品名城品牌馆计划进军境外展会,让越来越多漯河食品企业踏上“星光大道”,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在漯河,休闲食品早已不是简单的零食,而是融入日常的“味觉创新答卷”。从一口零食的创新到一个产业的跃升,从老牌企业坚守初心到新秀企业异军突起,从中原食品实验室、中试基地破解技术难题到品牌馆搭建市场桥梁,一条“产学研用”联动、“老中青”接力的产业升级之路正让漯河休闲食品产业焕发勃勃生机,朝着更高质量的集群发展方向稳步迈进。


策划/王红磊 谢晓龙 

文/本报记者 李元良 王 辉 张军亚 应诗雨 

图/本报记者 张佩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胜

编辑:李鑫

举报电话(0395)561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