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公交集团见义勇为先进群体:见义勇为 勇当先锋

近年来,在沙澧大地,源源不断涌现出感人的见义勇为事迹。在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危害的紧急关头,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抢险、救灾、救人,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谱写了时代正气之歌。
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见义勇为。他们的故事党和人民、社会各界不会忘记。近日,漯河市见义勇为协会对具有见义勇为行为的先进群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本期让我们聚焦【漯河市见义勇先进群体】感受见义勇为榜样的力量。
“崇尚见义勇为,争做见义勇为”,如今,在市区随处可见公交车身上张贴着见义勇为宣传标语。
让见义勇为宣传“跑”在路上,推崇良好社会风尚,用实际行动支持见义勇为行为,勇作见义勇为先锋,漯河市公交集团就是这样一个先锋集体。
近年来,漯河市公交集团积极参与漯河市见义勇为协会活动,完成“百辆公交车宣传”,一个个公交人在群众危难时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助力见义勇为行为,进一步促进见义勇为精神在漯河大地发扬光大,营造“人人崇尚见义勇为、人人支持见义勇为、人人敢于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见义勇为事业蓬勃发展,为文明城市建设增光添彩。
“群众遇到困难,我们能帮就帮,这是我们公交人应该做的。”在90后小伙李永恒看来,见义勇为是发自内心的善意。
1997年3月生的李永恒是临颍县人,也是300路公交车车长。6月21日下午4时许,在市区太行山桥北一辆面包车自燃冒起黑烟,他驾驶公交车经过此地时发现了火情。随即,他快速将公交车停靠在路边,拿起车载灭火器便冲到现场进行灭火。由于着火点处在引擎盖附近,灭火器只能在外围喷灭窜出的火苗,一瓶用完后火势依然未能控制。
李永恒又跑回公交车厢拎出第二瓶灭火器,这次他猫着身子半趴在地面,从面包车前轮附近用灭火器从下往上对着车头进行喷洒。经过十几分钟的喷洒后将火成功扑灭,后驾驶公交车默默离开。
同李永恒一样,在救火后阙红雨也默默离开重回工作岗位。阙红雨,男,1983年7月生,临颍县人,121路公交车车长。
2月27日中午1时许,他驾驶121路车行驶至解放路与淞江路时,看见红绿灯附近一辆私家车有浓烟冒出。他判断该车辆可能出现了自燃,他当即把驾驶的公交车停放到安全地方,待停好公交车后,他抱着车载灭火器飞奔到起火车辆前进行灭火,待扑灭火势后悄悄离去。
同为他们一样,90后的王保隆也是一名救火英雄。王保隆,1992年1月生,召陵区人,202路公交车车长。5月1日,王保隆驾驶豫公交车行中时,发现前方树丛有黑烟冒起,他当即就拎着灭火器跑过去灭火。这一幕被乘客记录下来,连连夸赞他“救火的姿势真帅!干得漂亮!”。
在漯河市公交集团这样的救火英雄还有很多。张蓬勃,男,1984年7月生,郾城区人,105路车长。3月27日上午7点34分,他驾驶公交车行驶到衡山路湘江路口时,发现前方一辆电动三轮车中间底部在冒烟,车旁三名女同志着急的手足无措。
见此,张蓬勃立即将公交车停靠到路边。随后,他毫不犹豫提起身旁的灭火器冲了下去。在查看电冒烟部位后,他判定起火原因是电瓶故障,拔掉灭火器保险销,对准起烟的电瓶喷射,直至电瓶不再冒烟。
在遇到险难时,第一时间冲上前,排除险情的还有118路男车长杨才东和于江峰,杨才东,1981年2月出生于临颍县。于江峰1975年2月生是源汇区人。
1月14日7点40左右,杨才东驾驶公交车行驶至太行山路与桂江路时,发现路边一辆私家车内有浓烟冒出。经验告诉他,该车辆可能是自燃,他来不及多想,杨才东先把驾驶的公交车以最快速度开到了安全位置,再拿起车上的灭火器冲到起火车辆处进行灭火。
恰巧,于江峰驾驶公交车途径此地,也发现了火情,眼看车辆就要火势要变大,于江峰迅速将车辆安全停靠路边,打开双闪,拎着灭火器就冲下去灭火。围观群众也上前帮忙,在众人的努力下,火势很快被控制住。看到火势彻底熄灭后,两人简单的清理一下自己的衣服,又继续驾驶车辆投入正常营运中。
再提交救火经历时,救火英雄们不约而同地说,见义勇为是我们的集团文化,救火要紧,要是换集团任何一个人都会这样做。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这就是漯河市公交集团见义勇为先进群体,一个将“崇尚见义勇为,争做见义勇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群体。
漯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薛宏冰
通讯员辛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