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教育

“四史”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的实践研究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2-08-06 来源: 漯河日报

“四史”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的实践研究


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丽霞


摘要:

小学思政课堂是小学阶段进行“四史”教育的主阵地,将“四史”教育更好地融入小学思政课程体系,是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条件。为此,我们课题组围绕:小学师生为什么要学习“四史”;怎样把“四史”融入小学思政课;如何用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检验入脑入心……小学思政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着手,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 立德树人;思政课;四史;整合


少年正值思想的萌芽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此时,思维活跃,但是非观念没有完全确立,最需要我们的精心引导,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教给他们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引领他们走正路。

“四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程。它见证了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也见证了当代中国的飞速发展,充分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勾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仰。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使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血脉,从而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一、厘清了“四史”教育的核心和目的


“四史”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因为新中国的建立、建设,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重大成果,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所以党史是理解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偏重党史教育,让师生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初步认识党情和国情,坚定理想信念,明白责任和使命。


二、明确了师生学习“四史”的重要性


1.“四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体系的基础

“四史”是中国人民历史记忆的根本,也是开创未来事业的精神源泉。加强“四史”教育既是时代需求,更是引导和培养少年儿童成长的必修课,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2.“四史”是厚植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品质的质料

“四史”是厚植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的质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是从历史实践中得来的。为此,从提升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质的角度而言,需要走进“四史”,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深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产生的历史底蕴,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刻性与系统性。脱离历史因素的分析而去空谈理论,只会让理论变得抽象难懂,拉低学生在各个学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热情,不利于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目的。

3.“四史”的深厚底蕴演绎自身的丰富性和逻辑性

“四史”底蕴的丰富性是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理解深刻性的基础。“四史”包含丰富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它们交织互动,共同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要理论形成的世情、国情与党情背景。以丰富的“四史”底蕴为基础,通过历史本身演绎出理论是如何产生、演变和发挥历史影响的,并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使理论走出抽象,变得生动、具体、有趣,可帮助学生摆脱理论学习形式化藩篱,发挥各学段学生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为逐步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打下坚实基础。


三、把握了“四史”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的圭臬


研究中,我们提取了小学阶段所有学科中蕴含有“四史”教育内容的篇目,在专家的指导下发现了“四史”教育的主题和特点:“党史”重在“复兴”;“新中国史”重在“发展”;“改革开放史”重在“创新”;“社会主义发展史”重在“信仰”。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明白了“四史”教育的重难点,就可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科内容和师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融入、整合,进而达到教育目标。


四、课程整合体现“双主模式”


 “四史”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的实践研究,是知与行并重,知识能力与实践并行,因此在融入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师生共同深入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思政内涵,提取各学科课本中相应的思政元素和精髓。同时,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打造思政课特色,从而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教师整合学科资源、当地资源,挖掘思政元素。深度挖掘小学语文、体育、艺术、劳动技术以及数学、自然等学科所蕴含的“四史”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同时,挖掘当地红色资源,拓展思政教育内容。

2.学生整合生活资源,把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提炼生成为新的思政课程资源。思政课的灵魂在于触动,要让百年党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关键要将课堂连接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才能让青少年产生共鸣。因此,思政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挖掘思政元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升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五、构建了“由课堂到实践、由实践到课堂”的思政课体系


1.国家课程规范化。为了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上好国家统编思政课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

2.校本课程常态化。深入挖掘各学科教材中的思政内涵,提取各学科课本中相应的思政元素和精髓,同时,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抽调各个学科骨干教师,编撰成独具特色的“四史”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的系列教材,打造思政课特色,确保育人目标的有效实现。

3.实践课程系列化。结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六大主题教育,形成实践活动系列。譬如,在2021年国庆节,我校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花样表白祖国,用爱国主义教育擦亮未成年人的精神底色。在2021年重阳节开展“做茱萸香囊、登高、表演敬老孝亲节目、欣赏大型诵读、品尝菊花茶”等活动,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体验,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增强文化自信。

4.社团活动特色化。课题组开设了“跟习爷爷学经典”“红领巾向未来”等社团,开展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意、有滋有味,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六、存在的困惑


1.从实践来看,思政课教师必须通过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正确政治立场、锤炼坚定政治信仰、强化崇高政治担当,使自己更好满足“政治强”的要求。目前,怎样调动各科教师积极性,落实“大思政”理念,构建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2.就当前来看,“四史”融入小学思政的探索相关材料和研究较少,实践研究经验不充分,希望加强和大中学校的交流探讨,开拓研究视野,使研究成果更具成效。

3.思政课教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思政课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小学思政专职教师较少,很多教师是在搞好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兼顾思政教学研究,严重制约了思政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本文系2022年度漯河市基础教育课题《“四史”教育融入小学思政课的实践研究》(LHKT2022043)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