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省媒齐聚漯河 探访崛起中的“创新之城”

9月21日,“打造新优势 塑造新动能——创新之城看漯河”集中采访活动举行。由《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河南日报》和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中央级、省级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漯河,深度挖掘我市在科教兴市、创新立市、产业强市等方面的经验探索、生动实践,探寻创新之城的“漯河密码”。
2022年9月22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为中原食品实验室揭牌。中原食品实验室汇聚了11名院士、13支以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为代表的科学家团队,入驻科研骨干189名;构建了“实验室+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园区”六位一体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建成6个高校科研基地、18个企业转化中心,达成科研合作项目166个,转化技术成果73项,带动我市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在中原食品实验室,现代化的设备、形态各异的实验工具吸引着记者的目光。大家纷纷拿着融媒体设备,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所见所闻。“通过参观中原食品实验室,我对食品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了漯河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也感受到了漯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科技日报社河南记者站记者孙越感慨道。
河南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拥有功能食品、肉制品、休闲食品等21条中试生产线,300余台(套)大型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近年来,依托漯河中国食品名城2000亿级食品产业集群和河南万亿级食品产业,基地先后与双汇发展、卫龙食品、南街村集团、三剑客等省内外196家食品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服务357次,中试服务产品上市294个,实现技术服务收入2.98亿元,直接增加企业销售收入150亿元,为推动河南万亿级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中试基地,采访团成员边品尝美食边参观采访。“作为聚集高精尖食品技术的产学研基地,中试基地配套完善、科技感十足。相信未来漯河在食品科研方面一定会再创佳绩。”大河财立方记者徐兵说。
采访团还走进了正在建设中的河南食品科创园。这里塔吊林立,各项目正在有序施工,一派繁忙景象。总投资22亿元、占地500亩的科创园区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新实验大楼、4.5万平方米的中试基地、1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已全面启动建设,拟投入25亿元加快实验室及配套园区建设。
下午,采访团走进漯河市恒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品尝漯河特色美食,探寻食品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成就。
采访团通过一天的采访,深入了解了中原食品实验室作为“引擎”为推动我市高速发展提供的不竭动力、三剑客等食品企业充分利用中原食品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市场化生产的蓬勃发展势头。“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创新成果、科研方向及智能化、数字化、产业化等字眼。漯河良好的食品产业发展基础和氛围令人印象深刻。短短一天的时间,我们看到了一个创新发展、活力澎湃的漯河。”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尹晓玉
图/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子恒
统筹/王辉
审读/李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