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食品漯河粮”的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坚持“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漯河建设,跑出了漯河“加速度”。为全面反映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漯河建设中奋勇争先、砥砺前行、出彩添彩的生动实践,我们特推出《现代化漯河建设 我们在行动》系列报道。
全市年产优质粮食190万吨左右,仓容达470万吨,年加工转化600万吨;
作为黄淮海“大粮仓”的代表区域,今年我市采用“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种植的20万亩夏玉米,实测亩产达1092.81公斤,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主食产业化工程、全产业链发展工程,在原粮供应方面真正实现了“漯河食品漯河粮”;
目前,已建成以漯河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颍县产业集聚区为首的两大食品产业园,全市超10亿元主食企业3家、超亿元企业30家;
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食品产业,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链园一体”“农食融合”发展模式成为一大亮点,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培育了双汇、南街村、卫龙等一批名企名牌;
…………
漯河,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仅400多万亩,但优质麦占比达54%,为全市众多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大量优质原粮。漯河是粮食仓储大市、加工大市、流通大市,还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首家中国食品名城、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等。如此华丽的蝶变,漯河缘何实现?
农业生产与食品产业
紧密连接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不断加大高标准农田、智慧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力度,深入推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切实把粮食安全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
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我市坚持“产、城、链、园、人、文”一体推进,推动食品城、“食品+”、食品云、食品安、食品冷链、食品数智化“六路并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临颍县探索的5G+智慧农业麦椒套种模式,形成了“三夏”麦倒一片绿、“三秋”田间一片红的独特景象,持续叫响临颍辣椒、中国“椒”点,走出了一条既保障粮食安全又促进产业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时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舞阳县、临颍县、郾城区、召陵区等地建设万亩玉米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今年据专家组实地测产,其产量创我市玉米单产和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三角定苗”种植模式单产历史新高,打造了黄淮海区域夏玉米密植高产高质的“漯河模式”,为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抗逆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粮食持续稳产增效让农业生产与食品产业紧密连接。围绕食品企业原料供应需求,我市培育良种、建设基地、发展园区,实施“龙头企业+标准化种养基地”模式,加快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着力打造优质小麦、大豆、花生、小辣椒等八大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持续提升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数据显示,2022年,我市粮食产量190.7万吨、仓容470万吨、加工转化600万吨、物流转运1000万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4.5∶1。我市食品产业生态实现系统性重塑、内涵式提升,产业总规模超2000亿元,食品产业营业收入总量约占全省的1/5、全国的1/50,成为全省万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我市依托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增强农产品对食品工业的适配性,吸引了颐海(漯河)食品有限公司调味品生产基地、中粮集团面粉全产业链、“自嗨锅”中部产业园等落户我市,越来越多食品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等形成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
“我市以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为抓手,相继组建了中粮、南街村、舞莲、新汇等7家小麦产业化联合体和金囤玉米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了育种、种植、收储、面粉生产、食品加工‘五级订单’全覆盖。”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向东介绍,联合体共包含82家种植合作社、11家粮食收储企业、8家粮食加工企业、32家食品生产企业和16家农业综合服务企业,上下衔接、紧密协作,既从源头上保证了粮食品质,又促进了产业链合作和农户增收。
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我市做实“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大力探索“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聚、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发展”4条路径,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大流通”格局。目前,我市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典型经验全国推广,临颍县成为“中国休闲食品之都”。
以创新平台
加快农食融合品牌培育
漯河发达的食品产业决定了大量优质小麦在此流通、加工。
大平台、新通道助力粮食贮存及外运,成就“舌尖上的产业”。
我市先后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31个,原址改造仓容5万吨,购买设备432台(套),打通农民售粮“最后一公里”。
立足漯河港航运优势,积极打造漯河粮食物流航运中心。目前,漯河港新建了专用粮食装卸通道,配备了粮食烘干仓等设施,极大地方便了粮食贮存转运。为更好地提升服务,今年漯河港新建粮库5栋,已全部封顶,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
争取优质粮食工程财政资金,推动中粮面业、舞莲面业、新汇科技等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优质粮油产品供应能力,培育出“南街村”“卫龙”“盼盼”“喜盈盈”“舞莲”“香当当”等一批知名品牌。
围绕“产学研用”,在粮食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主食产业化工程提升、粮食仓储物流信息化等方面扩大对外合作,丰富漯河粮食产业内涵。目前,已有舞莲、南街村集团等8家企业与河南工业大学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发新产品17种,获得省级科技成果1项。
我市立足“人才高地、创新之源、食品未来”定位,发挥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创新龙头作用,积极引导农业公司、粮油食品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开展合作。中原食品实验室实行“企业下单、科学家接单”模式,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中原食品实验室与河南三剑客农业公司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同研发“快乐酸奶”,市场前景很好;中原食品实验室与漯河豫鼎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南瓜粉条已在全省各大超市上架,远销江浙等地区;中原食品实验室与漯河市恒达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益生菌类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反响好……
目前,南街村集团、三剑客公司、中粮面业、联泰食品等一批企业与中原食品实验室开展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走出了一条“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漯河食品漯河粮”孕育大产业,“舌尖上的美味”正在汇聚。我市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做践行“大食物观”的领跑者,进一步丰富食品品类、拓展食品来源、提升食品品质、挖掘食品内涵,做丰盛餐桌的供应者、健康营养食品的引领者、未来食品的探索者、美食文化的创造者,加快建成优势再造、“形神兼备”的现代化食品名城。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丹
图/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