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蘑菇罐头香飘海外!

“企业自今年8月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罐头产品2000多吨,实现出口贸易额逾2000万元。”11月24日,漯河达冠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炳煊对记者说。
记者在漯河达冠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精挑细选的蘑菇经过漂洗、预煮、分级、切片、装罐、配汤、封口、杀菌等一系列工序被加工成罐头,干燥冷却7天后,将被装进集装箱走出国门。
“公司采用订单生产模式,主要生产蘑菇罐头。”胡炳煊介绍,韩国、越南、俄罗斯等国的居民喜欢食用蘑菇,因本国产量有限,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相比干菇制品,蘑菇罐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菌菇的营养价值和脆弹口感,而且打开即食,卫生方便。
漯河达冠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贮藏、购销、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果蔬产品出口企业,今年2月落户舞阳,8月建成投产。目前,漯河达冠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的罐头产品已出口斐济、伊拉克、乌拉圭、荷兰、波兰、韩国、俄罗斯、约旦等国家,平均每月销售额逾千万元。
小小的蘑菇罐头为何能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胡炳煊告诉记者,公司蘑菇罐头实现出口的秘诀有三点:一是产能布局优势;二是产品品质优势;三是市场调研优势。
“我们公司是2月份通过招商引资落户舞阳的,从筹办建厂到正式投产仅用半年时间。这一切得益于产能布局优势。”胡炳煊说,他在罐头加工出口行业已经待了十几年,因为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设备,所以企业从建设到投产花费时间较短。
“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是一个食品生产企业打响品牌的前提,也是食品生产企业长久运营下去的关键。这一方面,我们一直抓得很严。”胡炳煊说,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公司与舞阳当地和南阳等周边城市的蘑菇生产基地建立了广泛联系,订单式采购原材料,以确保产品品质。
此外,为保证产品质量,漯河达冠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制订了一套科学、完备的质量监测体系:生产前,严把原材料和相关物料的采购关,确保原材料合格;加工过程中,原材料必须经过清洁处理后方能进入生产车间,加工前还要再进行检验,发现安全指标异常的立即停止使用,严把质量关;建立关键控制点控制制度,对关键控制点控制情况进行完整记录,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记录、车间洁净度控制记录等。这一套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了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在产品方面,公司还会根据客户需求创新,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客户需求。各类食品展览会是认识新客户和维护老客户的重要平台,我们会积极参展,通过展会展示新产品,了解市场供需、发展趋势、客户消费偏好等,以此制订相应的产品生产计划,实现自身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胡炳煊说。
“目前,厂里每天的生产量有十几吨,需要交付的订单有3000多吨。”胡炳煊说,在原材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公司可以完成每年1.5万吨的生产量,年出口额可达2亿元至3亿元。
文、图、视频 | 漯河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慧莹
统筹 | 周鹤琦
审读 |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