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窝镇 探索可持续环境治理之路

近年来,召陵区老窝镇锚定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把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引擎,务实重干、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环境治理之路。
强组织、建机制,构建环境治理新体系。成立工作专班,列出“1+6+N”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周督导、月讲评”机制,促进工作落实;把全镇37个村划分为223个网格,落实四级责任制,形成镇、村联动强大合力。设立386个党员人居环境责任岗,召开28次专题会,举办134场“亮身份、作表率”活动,让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参与者、监督者。在发挥保洁公司作用的同时,将各村就业困难群体纳入保洁队伍,全镇保洁人员增加至近400人,实现了生活垃圾清理全覆盖。
广发动、强治理,形成共治共享新格局。引导群众落实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确保垃圾不落地、杂物不乱堆;依托镇妇联,引导群众开展“五美庭院”共建行动。针对各村存在的残垣断壁、杂物乱堆、久存垃圾等顽疾,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推进环境整治攻坚行动。2024年,全镇共出动机械130余次,拆除残垣断壁32处,清理垃圾、杂物300余立方米,提升了乡村的颜值。发挥大德保洁公司和各村扶贫专岗、公益性岗位的专项保洁队伍作用,实现村庄全方位保洁。
抓关键、促引领,确保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因村制宜,重点打造朱王庄等13个特色示范村,形成“一村一韵”整治特色。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带动各村提档升级,实现环境由“净起来”到“美起来”的蝶变。加大投入攻坚克难。2024年共投入资金860万元,完成28公里道路硬化,升级和新建“四小园”210处,治理坑塘6个,绿化道路4条。探索新模式加强管护。在落实户厕改造政策的基础上,探索“1+3”户厕管护机制。在二村建立1个镇级户厕维护中心服务站,负责辖区抽污车专业队、维修队及村级户厕专干队的对接与管理,确保“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抽”。
严督查、重长效,建立闭环管理新机制。严格日常督导整改。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级日常管理体系,组建由镇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成的督导专班,不定时、不定点深入各村进行检查,简单问题立行立改、疑难问题限期整改。严格双重管理制度。实施奖惩激励措施。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的村给予奖励,切实增强各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周圣越 何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