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首页 > 滚动新闻

见证历史!第一次机器人打架!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5-26 来源:

2011年,好莱坞科幻大片《铁甲钢拳》在中国上映。电影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巨型机器人替代了人类,成为了拳击场上的主角。这些由人类操控的钢铁拳击手,不仅代表着电影里那个时代的潮流与新宠,更是力量与智慧的绝美展现,激发了无数人的梦想与追求。


be07913c01f56c2250ce9d98e04683ad_u=3449546300,838559976&fm=3074&app=3074&f=JPEG.jpg

image.png

电影剧照


谁能想到,14年后的今天,一直以为只能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的科幻场景,竟真的在我们身边实现了。


2025年5月25日晚,真“铁甲钢拳”上演——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


图片


比赛共有四支队伍,各支队伍操控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人形机器人G1展开对抗


官方数据显示,宇树G1人形机器人身高约130cm,体重约35kg;电池续航约2小时,最高移动速度达2米/秒;视觉系统搭载了深度相机,实现180°广角视野;具备快速恢复平衡和自主起身的能力。


比赛中,四台宇树G1分别佩戴红、粉、绿、黑四种颜色的头部护具及拳套。


图片

摄影 韩丹


在真人选手手动、语音及体感遥控下,它们进行了多轮对抗,施展了直拳刺探、左右勾拳、上勾拳、组合拳、前踢、左右侧踢、膝踢、闪避、跌倒起身等复杂动作,总体展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平衡性和敏捷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摄影 韩丹


最后,由名为“AI策算师”的机器人夺冠。


图片

摄影 韩丹


图片


在现场观赛的浙江大学控制学院研究员李高峰表示:“今天(即5月25日)的比赛非常精彩,让我们看到了人形机器人的飞速发展。我个人感觉这次机器人展示出的侧踢、膝踢等动作,流畅度非常高,专业程度堪比拳击手。这样的动作通过传统的手工编程的方式是难以实现的,这说明我们的机器人已经充分具备了从人类身上学习的能力。这让我们允许机器人快速地积累技能库,目前机器人技能库的调用还是由人类操纵手柄来完成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未来基于机器人的感知让我们的AI算法自主调用不同技能组合的可能性。这一点我认为要比展示的这些技能更有意义。”


为什么要让机器人参加格斗赛事?


完成这么一场精彩的人形机器人大赛背后,宇树科技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


早在今年4月,宇树科技就发布了标题为《Unitree 铁甲拳王:觉醒!》的视频,宇树科技透露,他们一直在为参加格斗大赛的机器人进行技术研发调试和算法训练。视频中,G1机器人分别击打沙袋、与人类格斗、与另一台G1机器人格斗。


1beb219170c0e339611792afdcd98103_640_wx_fmt=gif&from=appmsg.gif

6af525bcc56dd6f8c3f71a7b15502bad_640_wx_fmt=gif&from=appmsg.gif

c441833cd7294a53135d6e918ee8324f_640_wx_fmt=gif&from=appmsg.gif


另据央视5月21日播放的画面显示,因为每天高强度训练,一些G1机器人身上留下大量划痕和凹陷。


fb1e3e0eca7389ffb66b866c0ab4cbef_640_wx_fmt=png&from=appmsg.webp

image.png


之所以会选择参加格斗赛事,宇树科技工作人员透露,一方面是通过这次比赛,引起大众对机器人技术的关注。另一方面,想要让这些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很基础的条件就是机器人的硬件要足够稳定,其平衡能力要足够强,移动能力和动作要足够地流畅、精细。这样才有条件去谈,它未来能否去帮助到我们的生活,“格斗大赛设置了一个极端的考验环境,然后去督促我们,帮助我们去精进这些内容”。


快速迭代的人形机器人


从泰山上的“机器狗”,到春晚舞台上扭秧歌的机器人,再到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赛道上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此前,5月21日,特斯拉发布了机器人“擎天柱”自主完成任务的视频。


视频中“擎天柱”自主倒垃圾、炒菜,用簸箕清扫桌面并使用吸尘器。“擎天柱”还会自己撕纸巾、开橱柜门及拉上窗帘。特斯拉还以“擎天柱”的口吻说:“我不是整天都在跳舞,好吗?”


图片

图片


据悉“擎天柱”是通过人类语言来学习这些新任务的,而不是通过代码或按钮。


另一家热门企业智元机器人同日宣布,将在今年Q2发布一款四足机器人产品。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部总裁魏强表示,该款产品会面向家庭或是其他C端场景。


2025年,被认为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元年。


宇树科技王兴兴近日表示,今年公司订单需求非常旺盛,行业整体发展良好,公司也受益于这一趋势,希望在产品交付和质量上做得更好。


王兴兴认为制约人形机器人的更多是硬件问题。他预测未来2—5年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是完成端到端智能大模型的研发,“最强的机器人公司一定是最强的人工智能公司。”


多家市场机构也预计,今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相关产品将进一步打开市场


5月23日,新华社报道,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月至4月,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4%,其中,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系统同比分别增长87.6%和16%。


人形机器人正在大步前进,但要做到蹄疾步稳、十拿九稳,还需继续努力。对于人形机器人扭秧歌时偶有的“失误”、奔跑中出现的跌倒,我们要理解与宽容。的确,宽容“失误”甚至“失败”,正是创新突破所需要的社会环境。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更好地融入现实世界、胜任更多应用场景。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央视新闻、每日经济新闻、光明网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