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学习动态

近镜头·习近平的文化足迹丨 “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7-16 来源:



山峦叠翠、鼓楼飞檐,走进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一座座侗族青瓦木屋鳞次栉比。村民们大部分在家门口就业,开民宿、卖特产、当导游……生活充实、产业红火。

2025年3月17日下午,正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肇兴侗寨。

“总书记热情地对大家说‘贵州来过很多次了,黔东南这边还没有来过,这次来看看侗族的乡亲们’,还夸赞侗族人民朴实、勤劳、有文化、有智慧,勉励大家把乡村振兴做得更好,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得更好。”谈及当时场景,肇兴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陆卫敏动情地说,“我们深深感怀于总书记的关心鼓励,愈加坚信要抓好特色产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展现贵州风采。”

陆卫敏介绍,在全村人努力下,近年来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发展:2024年,肇兴侗寨累计接待游客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63.4%;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63.8%;村集体经济收入24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16万元,同比增长12.3%。

非遗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来到侗乡特色产业基地,总书记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蜡染工艺流程,同基地负责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蓝靛靛染工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陆勇妹亲切交流。

“我向总书记汇报了我们基地的生产和经营情况,总书记对蜡染合作社坚持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的运营理念给予肯定。”陆勇妹笑着说,去年合作社订单额突破800万元,3月以来,线下订单和研学团队同比都有明显增加。

回想创业历程,陆勇妹感慨万千:“十多年前,我们开始以传统手工制作方式研发生产侗族传统靛染、蜡染、刺绣等产品,到现在共培训绣娘3000余人,每年带动全县123个村寨1200多名绣娘、染娘增收。看到我们的手艺越来越融入现代生活、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我打心里觉得这条产业振兴之路走对了!”

最近几个月,陆勇妹更忙了。6月初,她带着合作社的产品走出国门,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中瑞建交75周年庆祝活动上向世界展示。回到贵州后,她又马不停蹄拓展合作社集展示、体验、教学于一体的新空间,以满足更多客户和研学团队的需求。

“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在贵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

深情的嘱托,坚定了乡亲们因地制宜打造富民产业的决心:老艺人学着直播教学,年轻人开起旅拍店,非遗传承人参加中外展销活动,各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相继成立……目前,村里已建设特色酒店、民宿、饭店400多家,培育传统手工艺企业60多家,带动村民就业创业2000余人。

“总书记对侗族人民的关怀与勉励,给了大家无穷的力量,鞭策着我们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陆卫敏说,“我们将坚持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让乡亲们的‘金饭碗’端得更稳,让美丽乡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新华社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