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骨科医院:“三个融合”保障卒中绿道无阻滞

7月18日10:20左右,一名60岁的患者被“120”送到市骨科医院急诊抢救室。1小时前,该患者在活动中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说不出话。闻讯赶来的神内二科曹爱华主任,在一站式多模式CT评估下判断张先生颅内一根大血管闭塞,需要急诊行桥接取栓手术。当天15:30左右,张先生手术刚结束不久,急诊室里又来了一位54岁的女性患者,“右侧肢体无力伴口角歪斜40分钟”,行头颅CT排除脑出血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
卒中绿色通道作为脑卒中救治的第一战场,其组织构建与流程直接影响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市骨科医院卒中绿色通道具有完善的诊疗制度与运行流程,硬件配备先进齐全,专家团队技术成熟稳定,具有三个“融合”的鲜明特点。
专家团队与“人工智能”相融合。参与医院卒中绿色通道一线的救治团队成员,均由十年以上神经介入工作经验的专家组成,他们熟练掌握从术前诊断、评估,到介入手术及术后管理的各项技能;不仅如此,急诊影像系统配备了数坤人工智能软件,可实时对卒中患者的病变部位,缺血程度及可挽救脑细胞快速评估,最大可能做到术前不误判、不漏诊。专家团队与人工智能紧密结合,大大提高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急救现场与手术导管室相融合。为最大程度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为卒中患者血管开通赢得更多时间与机会,该院在急诊科及离急诊科最近的场所均设有介入导管室,不仅满足患者最短时间急救需要,也能满足多台神经介入手术同时进行,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救治延误。
重症病房与普通病房相融合。急诊患者病情复杂,预后各不相同,该院专门设立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按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同时重症监护病房设有专人、专护管理,大大提高了重症卒中患者的救治能力。(王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