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94岁坦克老兵追忆军旅岁月
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张继根老人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范寨村人,他的经历直到现在还被村内的老少爷儿们津津乐道: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坦克学校,曾作为优秀坦克驾驶员受到朱德、贺龙、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元帅以及陈赓、谭政、许光达大将的接见并合影;作为坦克学校方队的一员,参加了第十次国庆阅兵,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检阅……
7月23日,记者来到范寨村,聆听张继根老人讲述自己难忘的军旅生涯。尽管走路有些蹒跚,但张继根老人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说起难忘的军旅岁月,老人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1950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年仅20岁的张继根十字披红,骑着高头大马,风风光光地离家从军。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张继根在河北保定的一个步兵部队训练三个月后,所在部队根据上级命令,乘坐闷罐火车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在随后近一年的时间内,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十多次战斗,张继根也在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后跟随部队换防回国。
1950年11月的一天,嘹亮的军号声将张继根所在全营的官兵集合到操场上。中央军委决定组建现代化的装甲兵部队,个子矮小、身体强壮的张继根被坦克学院的教官一眼相中。就这样,张继根幸运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编练基地的第三期学员。“经过三个月的强化学习,然后背公式、记数据……着实让我这个文盲作难,但我还是日记夜背,坚持下来了。” 张继根告诉记者。
1953年,张继根以优异的成绩从基地毕业。1958年1月,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继续深造。当时没有国产坦克,他首先要学习熟练驾驶一吨半的日式轻型坦克,而后要学习驾驶苏联T-34型坦克。据张继根介绍,坦克驾驶、保养都是力气活儿,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车内高温灼人,发动机的轰鸣声、柴油的味道使人头晕、恶心,还要操作25公斤重的操纵杆……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严格艰苦的训练,张继根熟练地掌握了坦克驾驶技术。张继根回忆当时参加学校的技术大比武的场景:他驾驶坦克起步、停车以及辨别声音、观察仪表等都比战友技高一筹。
1958年国庆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次国庆阅兵。张继根成为受阅部队的一员。张继根告诉记者,当年受阅的地面部队有军事学院、步兵学校、工程兵学校、坦克兵学校等29个方队。张继根所在的第一坦克学校在国庆阅兵第五方队,属于徒步徒手方队,由第一坦克学校校长王振祥少将带队,另有旗手1人、护旗手2人,方队200人。
据张继根讲述,当时受阅方队的训练可以用挑战极限来形容,过程分为单兵训练、班训练和方队合练,整整训练了三个月。他们每天6点起床出早操,训练两个多小时,上午、下午各训练3个多小时,每天训练都要超过8个小时,一直坚持到受阅。国庆节那天,张继根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上午进行的是阅兵式。当彭德怀元帅乘敞篷车在阅兵总指挥杨成武上将陪同下检阅部队时,每到一个方队前问候,全体官兵响亮的回答如排山倒海。
在随后进行的分列式中,张继根所在的第一坦克学校方队第五个通过天安门广场。方队到天安门正下方时,要换成正步走并摆头敬礼。张继根的视线向右转过去,用余光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微笑着,挥动米黄色的帽子,向受阅官兵致意……这一幸福的时刻虽然过去了66年了,但张继根仍然记忆犹新。
1959年11月28日,朱德委员长,贺龙、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元帅,陈赓、谭政、许光达大将和军委各军种、兵种首长来到学校检阅部队。当时,元帅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坦克表演,频频点头致意。随后,首长们接见了包括张继根在内的优秀学员并合影留念。“这张合影对我来说太珍贵了!当时我站在最后一排从左往右第六个位置。”张继根指着合影告诉记者。
1960年,张继根在坦克学校毕业后,到某坦克团任副连长。1963年,因身体有疾病,他转业回到了原籍,在原郾城县外贸局工作,退休后回老家居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生活越来越美好……”采访结束时,张继根老人说。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河庆
统筹 | 周鹤琦
审读 | 王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