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守护公平正义 ——记舞阳县人民法院孟寨人民法庭庭长张保中

近日,舞阳县人民法院孟寨人民法庭庭长张保中前往当事人村里进行案后回访。
两年前,王某某等三个家庭因土地纠纷,将同村村民孟某诉至法院。诉讼中,孟某不仅拒签诉讼文书,还放出狠话:“让他们种吧,收粮食时走着瞧。”
因孟某的这句话,张保中的心一直悬着。他一次次找孟某谈心,还拉着村干部一同向孟某释法明理。孟某态度逐渐有了变化,提到此事不再情绪激动,并承诺以后不会再阻拦王某某收获粮食。王某某等三个家庭也自愿撤回了起诉。
案子虽然结了,但张保中总放心不下。直到回访时听到当事人的答复,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这次回访,是张保中十几年如一日工作中的寻常一幕。这起案件也只是他办理的众多案件中的一起。
张保中出生于1968年,1995年进入舞阳县人民法院,先后在太尉人民法庭、辛安人民法庭任职。2004年,张保中被调到孟寨人民法庭担任庭长。在孟寨人民法庭会议室的墙上,记者发现了两张图,分别是孟寨镇和马村乡的地图,上面用一枚枚绿色和红色的图钉清晰地标注着各行政村。张保中介绍,这是他自己做的诉讼动态分布图,一个月换一次,红色代表有诉讼,绿色代表没有诉讼。今年以来,已经有十几个行政村一次都没有换过图钉,一直都是绿色的。如果哪个行政村一直是红色图钉,就要重点关注,及时找原因了。
“张庭长经验丰富,办案耐心细致。他不仅对法律条文非常熟悉,能准确把握当事人的心理诉求,还善于沟通,帮助我们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孟寨镇孟王村党支部书记孟留记告诉记者。
从事审判工作多年,张保中深知,办案时既要尊重老百姓朴素的正义观,也要深入研判案件的基本事实,注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帮助老百姓打开心结,让老百姓顺心、放心和舒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张某与黄某均是孟寨镇某村村民。2021年的一天,黄某到张某家串门,敲门后没人应,便自行推门进去。张某家养的大黄狗扑过来将黄某咬伤。黄某为此到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医疗费合计2154元。黄某要求张某赔偿,张某置之不理。黄某遂将张某告上法庭。
接到案件后,张保中第一时间电话联系了张某。张某表示,黄某自行推门在先,自己家的狗咬人在后,因此不想理会黄某的赔偿要求。听了张某的话,张保中心里有了判断:双方当事人是邻居,案件标的额比较小,如果此案经过开庭、判决等程序,很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不利于双方和睦相处。
为更好地化解矛盾,张保中分别把张某和黄某请到法庭,明法理、道人情。张某终于同意赔偿,并向黄某道歉。最终,双方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多年的基层实践,张保中总结出“八步工作法”:一待、二听、三稳、四查、五定、六调、七宣、八跟。在诉源治理的道路上,张保中邀请了63名村干部作为司法联络员,负责收集群众诉求、沟通反馈、协助送达文书和调解,及时掌握村情民意,信息共享,联动配合,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了让这些联络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张保中以“联合送法”为抓手,举办法治讲座、交流会,讲解法律知识,以案说法,提升他们依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0年来,张保中的足迹遍布辖区各村,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000余起,案件调撤率达87%,无上访、无缠诉、无错案,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认可和赞誉。他先后被评为市优秀法官、全市人民满意的“十佳政法干警”、全市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记2022年度个人二等功。
文 |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甫
统筹 | 周鹤琦
审读 | 王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