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向市级老干部通报工作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4-09-02 来源:

0早报.jpg

★西城区加快推进万达广场项目建设


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

农历甲辰年七月三十


【天气】

今日全市阴,气温21℃~32℃

明日全市多云,气温23℃~31℃


〓导读〓

【漯河要闻】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向市级老干部通报工作

【时政速递】市纪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水韵西城】西城区加快推进万达广场项目建设

【荣誉】漯河职院教师获全省一等奖

【医讯】每周四、周五,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长期在市二院坐诊

【关注】央视曝光硫超标枸杞!工业硫磺熏制枸杞或致肾衰竭

【大数据】暑运十大热门线路发布

【社会】山东3名少年开学前下海游泳溺亡

【挚爱亲情】母亲的头发

【健康】三个坏习惯最容易损耗气血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漯河要闻】

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

向市级老干部通报工作

秦保强主持并讲话 黄钫等通报相关情况

----------------

8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向市级离退休老干部通报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及上半年全市工作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工作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市委书记秦保强主持并讲话。市领导黄钫、常英敏、李威出席。

与会老干部高度评价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并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提振消费、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秦保强认真倾听老干部的发言,他指出,今年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老领导老干部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全力以赴稳增长、转方式、惠民生、防风险,经济发展保持全面领先、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新质生产力为先导、以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更加有力有效。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以改革的精神对市委工作思路进行系统性丰富、整体性提升,围绕制约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高质量发展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希望老干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贡献智慧力量。

就做好老干部工作,秦保强强调,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深悟透、全面对标、坚决贯彻,指导推动老干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二要主动融入新时代党的建设大局,持续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党组织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夯实组织基础,让离退休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三要聚焦服务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更好发挥离退休干部优势和作用。让广大离退休干部在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中继续发光发热。四要树立精准服务理念,更好满足老同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认真落实离休干部“三个机制”政策措施,让老干部安享晚年。五要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形成老干部工作整体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强化指导,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研究工作、解决问题、联系走访,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实,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时政速递】

8月30日,市纪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学习贯彻市委常委会专题会议精神,研究纵深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威主持会议并讲话。李威强调,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把集中整治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推动集中整治向纵深发展。要在加压增责上再强化,持续传导超常规的责任压力。要在办案质效上再提升,强力推进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全过程全链条提升案件质量。要在标本兼治上再深化,紧盯整治重点,用好监督成果,强化结果导向,做到“查改治”一体推进。要在做实民生实事上再发力,督促各级各部门拿出实招、聚力办成办好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人民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勇睿)


8月30日,根据市人大常委会重大项目建设评议询问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耀嵩带领第三评议询问调查组实地调研水利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赵耀嵩指出,一要提高思想认识。针对本次评议询问的主要内容查找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实地调研走访,对推动评议询问工作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不图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发现问题,深挖问题根源,通过深入调研分析、自查自纠,把问题研究得更深更透,把对策提得更准更实。三坚持靶向发力。要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把评议询问转化为改进工作、优化举措、提高效率、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以项目提质增效更好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勇力)


8月30日,副市长周剑带队实地督导河南食品科创园建设进度,并在中原食品实验室主持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新实验室大楼装修、仪器设备招标、科技招商、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周剑强调,要压实责任,树牢节点意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强化统筹安排,加大施工力量,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提速度、赶进度,确保各项目早日建成投用。要加强统筹科技招商资源力量,强化部门协同,主动出击,为孵化基地引进“专、精、特、新”企业。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加强中原食品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推动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及配套设施建设有序快速进行,确保项目高质量建设。(漯河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蔡嘉诚)


8月30日,全市烟叶高质量发展暨烟叶收购工作会议在临颍县召开。副市长王继周出席并讲话。王继周强调,烟叶是我市重要的特色种植产业,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夯实烟叶生产基础,以过硬措施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动能。要聚焦重点,以烟农利益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收购流程,提升服务意识,规范收购行为;同时加大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加强烟叶非法流动治理及收购市场管控,为烟叶收购保驾护航。要彰显特色,进一步完善基本烟田管护制度,持续提高纯作烟田比例,狠抓“中棵烟”关键技术落实,不断提升漯河烟叶质量;同时完善项目建设和管护政策,强化与工业客户的沟通协调,实现漯河烟叶产业发展新突破。(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震)


8月30日,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吴鹏斐一行来漯,参观考察我市食品、工业、医疗产业发展和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情况。市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新民陪同。考察团对我市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营商环境优化、民营企业改革等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对我市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优势再造、形神兼备”的现代化食品名城等举措感触颇深,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漯河经验,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助力当地民营企业推进改革、提升管理、创新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肖)


★详细报道请关注今日《漯河日报》


【水韵西城】

西城区加快推进万达广场项目建设

----------------

8月31日上午,西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建深入万达广场项目建设现场,就施工进度、招商进展、开业准备等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会议指出,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漯河万达广场是西城区“聚人气、聚活动、聚品牌、聚业态、聚服务”的重要载体,各相关单位要主动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要协同配合、加快推进。项目方、施工方和商业运营方要统筹调度,紧密协作,倒排工期,科学施工。要只争朝夕,分秒必争。西城区应急、建设、环保、消防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全力服务保障。要高标准策划,出新出彩。将漯河万达“年轻、时尚、社交中心”的功能特色与漯河现代化食品名城“四篇文章”融合发展,加大与双汇、卫龙、3515等优势品牌合作力度。同时,要注重发挥省市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确保项目如期精彩亮相。


【荣誉】

漯河职院教师获全省一等奖

----------------

近日,2024年河南省教育数字化创新应用大赛(团体组)决赛在郑州落幕。经现场展示和答辩、专家评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赵星珠老师、曹静云老师参赛作品“‘2N2’模式实现高校心理育人数字化转型,守护大学生健康成长” 凭借其出色的数字化创新应用效果和项目表现,在众多参赛院校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体组一等奖。

此次大赛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协会协办,全省教育系统各高等院校、基础教育学校积极参与。经过初赛、复赛,遴选37所学校创新应用成果进入决赛。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通过不断完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据驱动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和教师发展新模式,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院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探索和实践教育数字化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医讯】

每周四、周五,郑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专家长期在市二院坐诊

----------------

为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为就诊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省级专家医疗服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市二院心血管内科名誉主任辜和平教授,于每周四、周五长期到市二院坐诊查房,并进行冠脉介入手术、疑难病例会诊等。有需要的患者请提前预约就诊。


本周坐诊时间:9月5日(周四)全天进行手术、9月6日(周五上午)门诊及查房。

坐诊地点:漯河市交通路201号2号楼203诊室(心血管内科诊室)

联系电话:王瑾13939543200、李慧新13783081120、伊献丽13603950206。


【关注】

央视曝光硫超标枸杞!工业硫磺熏制枸杞或致肾衰竭

----------------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生长出的枸杞因颗粒大且饱满、色泽鲜红、果肉厚实、含糖量高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地政府为促进地方特色枸杞产业而发布的《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里明确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然而,央视总台财经调查的记者发现,这里的枸杞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的情况。

央视记者来到甘肃省靖远县,这里的枸杞种植面积大约有28万亩,遍布全县14个乡镇。为了保证枸杞的“品质”,多卖点钱,收购枸杞的商户们会给枸杞“熏硫磺”。记者在多个村庄发现,很多商户都会采取“熏硫磺”的办法让枸杞保持鲜亮、不易腐坏,他们一般都是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白天晾晒,这样的行为在当地并不少见。记者夜探村子里的熏制棚,仅是掀开一角,强烈的异味便扑鼻而来,记者瞬间泪流满面、呼吸困难。夜幕下多处可见的熏制棚,已经成了村庄一景,熏制收购上来的枸杞,似乎也成了枸杞丰收季各路商户的一种习惯。

商户们都知道这种添加剂过度添加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但为了使自己的枸杞有更好的卖相,能卖个好价钱,商户们尽管深知禁令却都不约而同地添加这种化学制剂。记者在与商户的交谈中得知,头茬和二茬枸杞不用使用太多焦亚硫酸钠,加多了容易显得假;三茬枸杞成熟时,天气转凉,需要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才能保证枸杞外观艳丽。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硫磺选用的是工业硫磺。工业硫磺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有毒,而且含有大量砷,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央视财经)


【大数据】

暑运十大热门线路发布

----------------

今年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量创历史同期新高。通过数据分析,今年暑运十大热门线路为:广州—长沙、西安—成都、北京—呼和浩特、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北京—济南、北京—郑州、广州—南宁、北京—沈阳、北京—西安。此外,今年暑运线上购票占比达到了89.3%。(央视)


创历史新高!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8.8亿人次

----------------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结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87亿人次,同比增长6.7%,日均发送旅客1431.2万人次,创暑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暑期铁路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等客流叠加,旅客出行需求旺盛,客流保持高位运行。(央视)


【社会】

山东3名少年开学前下海游泳溺亡

----------------

9月1日,一网友发布消息称,8月29日,山东5名初中生相约去海里游泳,下水后被暗流拖走3个,跑上岸2个。记者从事发海域附近的山东省威海荣成市斥山街道办事处获悉,事发地点位于石岛湾休闲沙滩海域,共有3个孩子不幸溺亡,均为十二三岁的少年,至8月31日凌晨已全部打捞上岸。(纵览新闻)


退役军人事务局介入!“逆行打人女司机”身份曝光

----------------

近日,山东青岛崂山区一女子驾驶路虎车逆行插队,殴打对向正常行驶的男司机林先生,致其口鼻出血。青岛12345热线已接多起对逆行打人女司机投诉,崂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已经去医院看望被打男子林先生(退伍军人)。网传打人路虎女司机开的是套牌车,青岛交警:目前还没有证据,逆行已处罚 200元扣三分。

8月29日,女司机王某被崂山区警方行拘10日并罚款1000元。8月31日,崂山区青山社区一名干部向记者证实,女司机王某某不是公职人员,是青山社区的村民,多年前嫁到市里,曾经营过服装店。(大皖新闻)


【挚爱亲情】

母亲的头发

----------------

母亲曾有一头黑亮浓密的头发。

我在相框里看到过母亲年轻时的照片。那时母亲刚嫁给父亲,还是当时农村少女常见的梳妆打扮:两条大辫子粗黑发亮,垂到了半腰,辫梢上系着淡红色的蝴蝶结;身着白衬衣与蓝灰色的裤子,脚穿白底黑面的圆口布鞋,静静地坐在长凳上,一双大眼睛闪着希望与幸福的光。那时的母亲,二十岁出头,朴实、美丽、充满朝气。那是我见到过的母亲最早的照片。

从记事起,我就再也没见过母亲的长辫子。也许是为了干活利索,也许是做了母亲就不再留少女时代的长辫,母亲总是剪一头齐耳短发,用一种当时最便宜的细条型黑色铁卡子别住头发。

麦忙天,割麦、打场、碾场……一连几天,母亲忙得团团转,头发上总是挂着些碎秸秆、麦糠。

母亲每天都在忙,总有干不完的活。遇到时令节气或者附近的村里有会,母亲终于可以喘口气,就会好好地洗洗头发、洗洗脸,再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带上我和妹妹到会上去买针头线脑,偶尔也会给我和妹妹扯上几尺布做一身新衣服。

秋冬的夜里,母亲常常坐在床头纳鞋底。屋里静悄悄的,妹妹已经睡熟,我被老鼠的“吱吱”声惊醒,支起脑袋望望门缝、望望顶棚、望望母亲。母亲不紧不慢地纳着鞋底,时不时地把针在头发上撩几下。

母亲是个坚强的女人。父亲白天在城里上班,晚上才会骑着自行车回来,母亲不仅要干家里的各种活,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养育我和妹妹。割麦子、掰玉米、锄地、拉粪、拉麦、拉化肥……母亲身曲如弓,肩膀被车背带勒出一道道红印,头发被汗水浸湿。

待我一天天长大,娶妻生子,母亲的腰弯下去了,头发也变得灰白稀疏了,再也扛不起100多斤的粮袋,再也拉不动载满粪肥的架子车,再也背不起她一天天长大的孙子。

有一天,父亲拿出新买的假发套给母亲戴上。母亲羞涩地笑笑,小心翼翼地戴正,对着镜子端详了好久。那时,她满头的白发因化疗已经掉光。

一年多后,母亲告别了这个世界。她睡得很熟、很甜。我似乎看到,她扎着一对长辫子,走在洒满阳光的土地上……(魏军涛)


【健康】

三个坏习惯最容易损耗气血

----------------

日常生活中,三个坏习惯最容易损耗气血。


1.三餐不规律

比如,经常不吃早餐或吃夜宵;常吃外卖,暴饮暴食,用零食点心代替正餐。

2.久坐不动

中医认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相反,动则生气。下班回家在沙发上一躺数小时,周末久躺不动,其实都很伤气血。

3.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会出现肝血虚的情况,表现为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生命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sjb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郭瑞

编委:李玉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