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眼见≠为实,警惕AI换脸诈骗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4-09-10 来源:
图片

数字科技飞跃发展

“互联网+”时代
已经紧跟不断进步的网络技术而到来
“AI也在迅速进入大众生活
如今,我们仅需一张老照片
便可让小时候的自己向阳奔跑

图片

或是为年轻的自己
添加一点笑容
以怀念如夏花般灿烂的青春

图片

也或者利用技术

把自己的脸放进不同的影视剧中
过一把戏瘾

图片

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被开发并应用

“AI”换脸变
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熟知
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门“技术”
他们使用“AI”融合他人面孔和声音
制造非常逼真的合成图像
来实施新型电信网络诈骗
当“AI成为实施诈骗的工具时
这类高科技含量的骗局
常常令人防不胜防

图片

真实案例

图片






图片


不久前,四川攀枝花市民王先生突然收到“外甥”添加微信好友请求,称其想借点钱用于周转。
图片
骗子添加王先生微信
在诈骗中,骗子为取得王先生信任,利用“AI换脸”技术发起了视频通话,但在通话过程中,视频较为模糊,且声音卡顿,虽然引起了王先生的注意,但也并没有怀疑是假侄子。

图片

图片

骗子视频通话后,将截图发给王先生进行“自证”

随后,王先生在即将转账之际,幸好给侄子打了电话进行核实,这才确定自己遭到了诈骗,所幸没有造成财产损失。
图片

电话核实后,王先生与真侄子的聊天记录

这就是骗子利用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亲戚对王先生实施诈骗的全过程。事后,“熊猫反诈”通过复盘,发现王先生的侄子在做销售工作,微信名字包含了其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等信息,平时朋友圈发自己卖货视频或图片的频率非常高,且未设置添加好友门槛条件,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才让骗子有机可乘。


图片

骗子冒充的账号

本案中,王先生与使用实时换脸、变声技术的骗子进行视频通话时没有防备,但在转账前进行了核实,这是最终没有被骗的关键。因此,广大群众在遇到亲人、朋友等突然用其他社交账号添加好友,并且聊天时涉及财物时,请一定要进行电话或面对面核实,以防上当受骗。
图片
  “熊猫反诈”温馨提醒  

面对利用AI人工智能等新型手段的诈骗,我们要牢记以下几点:

1.多重验证,确认身份。在涉及金钱、财产等重要事项时,可要求对方提供更多证据,进行更多交流,尤其涉及”亲人““朋友”“领导”等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务必通过电话、见面等途径核实确认,不要未经核实随意转账汇款。
2.保护个人信息,谨慎分享。AI诈骗是隐私信息泄露与诈骗陷阱的结合,因此,要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轻易提供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给他人,不过度公开或分享动图、视频等。不管是在互联网还是社交软件上,尽量避免过多地泄露自己的信息,以免被骗子“精准围猎”。
3.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各类账号安全避免在不可信的网络平台上下载未知来源的应用程序,不打开来路不明的邮件附件,不点陌生链接,不随便添加陌生好友,防止手机、电脑中病毒,以及微信、QQ等被盗号。

内容来源 /攀枝花市反诈中心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