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漯河:新农人逐梦沃野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4-09-30 来源:

眼下,正是收获、晾晒玉米的大忙时节。

9月23日,在郾城区龙城镇西刘村,郾城区豪锴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的粮食烘干加工厂人来车往、机声隆隆,一派忙碌景象。一组高18米的烘干机正开足马力,对刚收获的玉米粒进行烘干。

“这是我们一个月前刚建好的粮食烘干加工厂,占地5亩,投资了100多万元。”该合作社负责人、34岁的殷豪锴告诉记者,“今秋我们已经收了200万吨玉米。收来的玉米湿度大,烘干后才能卖。我们的烘干机24小时不停歇,一天能烘干24万斤玉米。”

连日来,殷豪锴和同事忙得不可开交。“厂房里离不了人,最近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殷豪锴说。

2019年6月,殷豪锴成立了郾城区豪锴种植专业合作社,除了经营自己流转的土地,还为周边农户提供烘干粮食、秸秆还田等服务。殷豪锴说,虽然以前没有种过地,但是他不懂就问,在大家的帮助下,第一年就有不错的收入。

2020年,看到殷豪锴尝到了种地的甜头,朋友徐凯、翟帅峰也加入进来。“虽然没种过地,但跟父辈相比,我们有科学技术的帮助。”徐凯说,“平时还算轻松,只是农忙时得抢农时,要没日没夜地干。”

记者了解到,殷豪锴和徐凯都是大学生,翟帅峰是退伍军人。他们的种地方式与父辈多年不变的传统耕作方式不同,需要不断学习新技术。目前,他们共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我们不仅到农技师培训班学技术,还经常到外地学习经营土地的成功经验。”殷豪锴说。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不仅添置了烘干机、浇地机、播种机等,还流转了更多土地。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玲玲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王俊方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