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我市发布“寒冬送温暖”行动倡议书/市二院超细线缝合0.3毫米血管

★漯河市大中专院校防艾小讲师大赛决赛举办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农历甲辰年十月十四
【天气】
今日全市雾转阴 气温14℃~22℃
明日全市阴转小雨 气温14℃~21℃
〓导读〓
【封面新闻】我市发布“寒冬送温暖”行动倡议书
○市二院超细线缝合0.3毫米血管
【精彩临颍】临颍县强举措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沟渠连通工作
【水韵西城】西城区领导带队调研全区重点工作
【漯河疾控】漯河市大中专院校防艾小讲师大赛决赛举办
【漯河城事】本地蔬菜大量上市 菜价回落
【岁月流金】记忆中的王曲村
【社会】强奸未成年人的罪犯教师被执行死刑
【视点】李子柒身份证已改名
【美食】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我市发布“寒冬送温暖”行动倡议书
-------------
11月13日,我市全面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市民政局发布倡议书,倡议广大市民路遇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或流浪未成年人露宿街头时,请告知、引导其拨打“110”或24小时救助热线进行求助;遇到危重病人、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等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拨打“110”和“120”,或将其送至医疗机构救治;遇到暂时生活困难或无力返乡的临时遇困人员,请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联系救助管理机构。对于以乞讨为职业的人员,劝导其到所在辖区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不要盲目在现场给予资金帮助。如家中有易走失老人或智力障碍患者,请在他们的衣物内悬挂、佩戴家属联系方式卡片。
1.漯河市救助站:0395—3136352(漯河市郾城区黄河路296号);2.临颍县救助站:0395—8899553(临颍县府东路电子大厦4楼)3.舞阳县救助站:0395—7332588(舞阳县323省道与为民路交叉口西280米)
市二院超细线缝合0.3毫米血管
-------------
近期,市二院显微外科团队成功地为一位患者实施了指尖离断再植手术,恢复了患者手指的外观和功能。
患者李女士在工厂上班时不慎被机器伤及左环指,导致指尖完全离断在当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考虑其离断指体较短,再植可能性较小,建议其“截指”,但患者再植意愿强烈,来到市二院显微外科求治。值班医师在接诊后迅速与显微外科沈卫军主任取得联系,开通绿色通道,完善术前检查后,为患者进行左手环指指末节创伤性离断修复术。
沈卫军主任及主治医师赵永超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为李女士实施左环指末节断指再植术。术中在高倍显微镜的助力下,仅能探寻到一根直径0.3毫米的细小动脉和一条细小静脉,虽然管腔非常细,血管条件也不佳,仍通过精湛的技术用肉眼几乎不可见的超细线,小心翼翼将患者离断的血管和神经一根根缝合。在显微外科及麻醉科、手术室的通力协作下,经过2个小时绣花般的“精雕细琢”,李女士的手指由苍白转为红润,血管通血良好。
为了确保断指成活,显微外科护理人员24小时不间断给予全方位的评估观察和反馈治疗,并制定渐进式康复训练计划。7天后,李女士再植的手指没有出现其它意外情况,离断的指尖顺利成活。(尹红娅)
【时政速递】
● 11月12日、13日,副市长周剑主持召开分管领域工作谋划会,听取分管部门2024年工作汇报,研究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下一步重点工作。周剑充分肯定了各部门2024年工作成效。他强调,要系统梳理、全面总结今年工作亮点及短板,加压奋战四季度,确保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漯河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蔡嘉诚)
● 11月13日,副市长吴玉培带队到郾城区、源汇区、召陵区督导调研今冬集中供暖保障和今年城市防汛复盘项目建设情况。吴玉培实地察看了供暖调度、调试和供热设施配建等情况,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他强调,相关部门和供暖企业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压实责任,强化联动,加强运行调度,全力以赴做好供暖保障各项工作。吴玉培还深入雨污分流工程现场察看,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建设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协同攻坚,加快施工进度,加快建设高效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丹)
★详细报道请关注今日《漯河日报》
【精彩临颍】
临颍县强举措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沟渠连通工作
-------------
11月13日,全省农村沟渠连通整治现场观摩会到临颍县杜曲闸实地观摩水系连通工作开展情况。
临颍县始终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把农村沟渠连通整治摆在突出位置,依托引澧入颍水利工程,投资9.8亿元,铺设引调水管道17.7公里,实施水系连通工程36公里,建设河闸26座,目前已完成投资4.3亿元。引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全线通水后,每年可引调水5000万立方,覆盖耕地45万亩,补充生活用水1800万立方,有效改善河道断流,水资源紧缺现状。同时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绘制集灌、排、蓄、引、补为一体的农村水网图,致力打造17条主干河渠为“动脉”,79条支渠为支撑,覆盖367个行政村、88万亩耕地的村内、田间沟渠为末梢,县域“三沟四渠”大循环、大贯通格局。今年以来已整治问题沟渠320公里、占全部整治任务的60%。
通过开展沟渠连通整治工作,临颍县初步实现全县水系互连互通、排蓄可控,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张智媛 陈东亚)
【水韵西城】
西城区领导带队调研全区重点工作
-------------
11月13日上午,西城区党工委书记谢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建带队调研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扬尘治理、基层党建、食品安全等工作开展情况。
在万达广场、高水平医院、高水平高中等项目建设现场,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土地征迁、扬尘治理措施落实等情况,仔细询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在银滩社区,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并与新城办、社区干部交流,详细了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矛盾排查化解、社区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还到社区共享食堂了解助餐服务开展情况。在罗阿婆食品有限公司、富元食品有限公司,调研组一行听取了企业负责人关于食品安全生产情况的介绍,对企业生产环境、原辅料储存、质量检验等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张继辉)
【漯河疾控】
漯河市大中专院校防艾小讲师大赛决赛举办
-------------
11月12日,由漯河市卫健委、漯河市教育局、共青团漯河市委、市委网信办主办,漯河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承办的2024年漯河市大中专院校防艾小讲师大赛决赛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功举办。全市9所大中专院校的32名选手参加了前期的初赛,产生出决赛的12名选手。参赛选手们从不同的视角入手,通过列举数据、经典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演讲主题。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赛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武韵涵同学以精美的课件制作,清晰连贯的解说,轻松、优雅、自然的台风赢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获得了本次决赛的一等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
本届大赛共分赛前培训、动员报名、校园遴选、初赛、决赛五个环节,历时2个月。决赛全程通过在线直播,青年学生观看直播1300余人,点赞3万多个,累计参与人员4000多人,有力地提高了我市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晓率,增强了他们的防护意识。
【漯河城事】
本地蔬菜大量上市 菜价回落
-------------
“这么好的大白菜,一斤才卖5毛钱”“这是实实在在的‘白菜价’”……11月12日,在市区辽河路一超市蔬菜柜台前,几名顾客一边挑选大白菜,一边议论。
今年夏秋时节,蔬菜价格一路“狂飙”,尤其是绿叶蔬菜,有的每公斤售价超过了10元,各地“蔬菜涨价”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11月12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菠菜、大白菜、萝卜等时令蔬菜已经大量上市,蔬菜价格明显回落。精装大白菜每公斤1.36元、白萝卜每公斤0.76元……
在大学路大张超市,多种时令蔬菜摆满了柜台,价格“亲民”。“近段时间蔬菜价格明显下降了,白菜、萝卜都是冬季的‘当家菜’,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菜价降了,生活开支也减少了。”市民王女士说。在市区文化路一家超市的蔬菜柜台上,摆放着绿油油的生菜、小白菜、菠菜等绿叶蔬菜,其中生菜、小白菜的售价均为每公斤3元左右,菠菜的价格更便宜,每公斤1.7元。
据了解,蔬菜价格回落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漯河豫中南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利于蔬菜生产,市场上各类蔬菜供应充足,价格普遍下降,应季露天蔬菜如白菜、萝卜、大葱等,价格下滑后逐渐趋于平稳。随着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增大,蔬菜生长周期变长,同时降温促使蔬菜棚室保温成本上升,雨雪天气也将增加蔬菜生产和运输难度,预计后期大棚类蔬菜价格将会反弹。(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晓晓)
【岁月流金】
记忆中的王曲村
-------------
1934年,我出生在河南省临颍县王曲村,今年90岁了。
王曲村是我的老家,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是勤劳朴实的家庭妇女。
我出生在农村,十几岁便开始干农活儿——清晨起来打扫庭院卫生,中午母亲做饭我烧火,下午水缸没水我挑水。我记得第一次挑水时,水桶在井里不听使唤,浮在水面上左右摇摆就是不入水,折腾了好大一会儿才打上来一桶水。后来跟大人学打水,慢慢掌握了“左右摇摆,一升一降,水入桶满”的诀窍,打起水来才得心应手。现在大家都喝上了自来水,但老井仍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王曲村的布局颇为讲究,呈“黾背”形,十字街地势最高,南北大街从高到低,东西大街东长西短、平直向前。每天早上有集市,十字街除了卖生肉外还卖熟食,有糕点、油条、烧饼、豆腐脑、糊辣汤;东大街卖各种蔬菜,摊位很多。赶集的人很多,都是附近村庄的农民,或提篮或背包来采购。
在我的记忆中,王曲村有城门和城墙,城墙一周有三个城门,即东门、南门、北门,西边城墙是颍河河堤。三个城门中最好看的是北城门,飞檐斗拱,风格独特,展现了工匠高超的建造技艺,令人赞叹。北城门一楼是人行通道,过人过车;二楼向北是平台,向南是阁楼建筑。北城门有震撼人心之美,是多种艺术门类的有机结合。王曲村的古迹很多,北城门里左边有一个“火神爷庙”,南城门里也有一个庙,名字我不记得了。还有一个古祥寺,最后一个大殿据说是“千手千眼佛殿”。殿内佛像虽然没有了,但墙上模糊的印记可以看出佛像的高大。
王曲村最使我难忘的是那棵千年银杏树。每年秋天,银杏果熟了,我和小伙伴便在树下捡着吃。每次回老家,我总要去看看这棵银杏树。站在树下抬头看,我似乎看到了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还有高山一般的风骨。除了银杏树,我的记忆里还有家乡的杮树、枣树、桃树、梨树等。如今忆起,似乎还能从舌尖生出那些果实的酸甜味道。我想,这就是乡愁的滋味吧!(王庭僚)
【社会】
强奸未成年人的罪犯教师被执行死刑
-------------
11月13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强奸未成年人的罪犯郭某某被依法执行死刑。据介绍,罪犯郭某某系某地民办小学教师。2013年至2019年2月,郭某某利用其任课教师、班主任身份,先后奸淫6名女学生共计百余次,6名被害人初次被强奸时均不满14周岁。郭某某还多次猥亵另外3名未满12周岁女学生。(红星新闻)
医生为失眠女友注射麻醉药致死获刑
-------------
为帮助女友缓解失眠症状,四川一麻醉医生瞿某某六小时内分二十余次将丙泊酚(静脉麻醉药)注入女友体内。2024年3月7日,男子为女友注射完毕离开后,女友因急性丙泊酚中毒死亡。近日,瞿某某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获刑两年半。(封面新闻)
【视点】
李子柒身份证已改名
-------------
近日,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正式将身份证名字从李佳佳改为李子柒。13日,成都漆器工艺厂发文记录了李子柒学习漆艺的经历,并透露称,李子柒在学漆艺时曾严重过敏,教她漆艺的老师称赞李子柒能吃苦耐劳,不是“花架子”。(极目新闻)
【美食】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是一种传统的食疗方,可以用来治疗心悸、失眠等。制作方法是将鸡子黄2枚,黄连12克,黄芩3克,阿胶9克,白芍3克等材料一起煮成汤,然后分三次服用。一般适用于热邪入侵营血,伤耗营阴心液而导致的症状,如发热不退、心烦不安、无法入睡、口舌干燥、舌头呈红绛色、脉搏细弱而快速等。(大河健康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李宜书
编委:包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