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教育局在全省作典型发言

11月18日,河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举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东在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详细介绍了我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具体做法。
近年来,市教育局画好“同心圆”,当好“领头雁”,建好“生态圈”,用好“聚能环”,护好“百花园”,形成了漯河市“一二三四五教联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画好一个“同心圆”,凸显党建凝心引领效应。以家庭教育为内圆,为学校和社会教育提供情感支撑和个性化的教育背景;以社会教育为外圆,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宏观环境;以学校教育为中间圆,突显中坚地位和主导作用,为家庭和社会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和系统知识体系。三圆合力,相互借力,相互依托,相互成就。
当好两个“领头雁”,发挥领导示范引导作用。积极传达贯彻全省教育系统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精神,及时调整全市教育领域关工委工作和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党组书记、局长任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好三个“生态圈”,优化协同育人运行体系。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市教育局和全市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严格按照“十有”标准建立家长学校和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让家长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和家长学校工作,最大限度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用好四个“聚能环”,整合资源提升育人品质。近年来,市教育局与市无人机协会共同举办了“护苗”行动等主题的无人机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促进科教融合。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成果展览、千名教师访万家、家庭教育云课堂、家教名师进社区、特殊家庭送温暖等活动,惠及师生、家长2万余人次。市教育局与市纪委监委等4部门联合,在65个城市社区开展“家·驿站”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举措,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市教育局与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市文明办联合,依托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积极为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提供支持。
护好五个“百花园”,注重基层首创突显个性。市教育局强化品牌意识,扎实开展“一县区一特色”活动,充分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发挥典型带动作用。临颍县推进家庭教育课程建设,编写独具特色的校本教材《家庭教育100问》《校园文化为学校发展奠基》《导学 探究 质疑 反馈》。舞阳县结合贾湖文化和农民画,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中。源汇区注重整合多方资源,成立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开展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和家长沙龙。郾城区强化家校合作,以家长学校为阵地,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活动。召陵区创新家庭教育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推送家庭教育知识。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突出工作实效,充分发挥漯河市“一二三四五教联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效能,努力在“教联体”工作中走在前、立标杆、铸品牌、作示范。(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