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市市场监管局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

★市红十字志愿者苗元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导读〓
【封面新闻】市市场监管局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
【出彩临颍】郑大一附院“优质服务基层行”临颍站暨“组团式帮扶”启动仪式举行
【创新经开】经开区:突出关键亮点 创建党建特色品牌
【漯河红十字】市红十字志愿者苗元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河南】明年起 河南省内异地就医有新变化
【关注】中央气象台:今年第26号台风“帕布”生成
【影视】春节档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曝预告
【健康】揉完眼睛感觉舒服了其实是错觉
【闲情】从前的冬天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市市场监管局获评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
--------------
12月22日,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市市场监管局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荣誉背后,实干当先。”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东升说,近年来,该局党组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围绕服务发展大局、推进监管创新、守住安全底线、保障民生福祉,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市场监管力量。
该局立足职能,突出服务为民、激活发展动能、增强创新驱动。目前,漯河市万人拥有经营主体量1803户,在全省连续5年保持第一;连续3年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进入A级系列;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考核工作连续三年优秀,2023年排名第一;在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漯河开展标准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表扬。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局擦亮“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建立河南省首个食品安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持“三链同构”推动食品产业向纵深发展的经验做法获得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全省食品安全考核连续5年获评优秀等次,其中3年排名第一;创新发布全国首个《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操作指南》地方标准;在全省率先推行的食品安全责任险“三保”模式,被国务院食安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全国全省推广。构建了以国家肉制品质检中心为龙头,以中原食品实验室等为骨干的全覆盖检测网络。
郭东升表示,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推动市场监管事业再上新台阶。(刘思雨 缑贺磊)
【出彩临颍】
郑大一附院“优质服务基层行”临颍站暨“组团式帮扶”启动仪式举行
--------------
12月21日,郑大一附院“优质服务基层行”临颍站暨“组团式帮扶”启动仪式在临颍县妇幼保健院举行。
郑大一附院副院长郭瑞霞与临颍县委书记李俊伟共同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医院”揭牌。临颍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李红伟为郑大一附院小儿外科主任张谦颁发“临颍县妇幼保健院名誉院长”聘书。
郭瑞霞介绍了郑大一附院的发展历程及综合实力。她表示,此次对临颍县妇幼保健院的“组团式帮扶”,要找准薄弱点,精准帮扶,真正提高技术水平,奋力书写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临颍县妇幼保健院两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十分荣幸派驻到临颍县妇幼保健院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小组将充分发挥郑大一附院的品牌优势,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和临床工作经验,与各位同仁通力合作,齐心协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为临颍县及周边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郑大一附院“组团式帮扶”队员代表、儿科专家仝其飞表示。
此次“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有效满足了广大群众多元化、高层次的就医需求,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医资源。(张智媛)
【创新经开】
经开区:突出关键亮点 创建党建特色品牌
--------------
今年以来,经开区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持续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培育和提升活动,形成了党建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聚合的工作格局。
扎实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以“五星”支部创建补短强弱“逐村行”为抓手,不断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其中,寨门村投资25万元对村室设施、道路管网进行改造提升,坑韩村投资100万元新建4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持续擦亮宜业兴业星名片,推出的家门口“招聘夜市”活动被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加强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创新实施“三委联办+三所联动+多格合一”社区治理模式,整合党建、综治信访、应急等多网格力量,开展就业、养老、代办、生活环境维护等服务,形成“线上联系沟通、收集问题,线下协调处理、解决问题”的联动工作机制。今年以来,依托网格排查,共办理民生实事和解决问题856个,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不断丰富非公企业党建内涵。坚持以“党建红”引领企业“发展红”,聚力开展卫龙美味、利通液压两个创新园区建设。抓实党建与企业发展融合,讲好非公党建品牌故事,进一步擦亮20余个富有特色的非公党建品牌。以“三引领三打造”赋能新业态为理念,持续提升双汇物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
【漯河红十字】
市红十字志愿者苗元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
12月23日,市红十字志愿者苗元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至此,他成为我市第29例,河南省第1475例,全国第19138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当天,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陈欣然,省红十字会组宣部四级调研员常莹,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李世杰等专程看望慰问,为苗元颁发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向他甘于奉献、挽救生命的善行义举表示敬意。
苗元说:“很高兴能够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来挽救他人的生命。希望更多的人踊跃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苗元是郾城区龙城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2019年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日前,苗元接到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被咨询是否愿意捐献时,苗元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身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对健康的珍贵有着深切的感悟,也无比清楚健康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意味着什么。” 他还透露,自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后,自己从未更换过手机号码,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被及时联系到。
【河南】
明年起 河南省内异地就医有新变化
--------------
近日,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纳入就医地按病种付费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2025年1月起,各统筹地区要将本地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条件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将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纳入就医地按病种付费管理。不断完善符合我省实际和医疗服务特点的医保支付体系,激发定点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内生动力,促进分级诊疗,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河南省医疗保障局)
【关注】
中央气象台:今年第26号台风“帕布”生成
--------------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今年第26号台风“帕布”于12月23日14时在南海南部海面上生成。预计“帕布”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缓慢移动,强度变化不大。(中国新闻网)
【影视】
春节档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曝预告
--------------
12月23日,由徐克执导,傅若清担任总监制,肖战、庄达菲领衔主演的春节档唯一一部武侠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发布“高手”版预告及“出招”版海报。
“天下之大,有多少高手,最巅峰的武功,又是如何交锋,如何称霸”,浩浩江湖云集各路高手,“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一阳指”“蛤蟆功”奇招尽出各显神通!郭靖(肖战 饰)、欧阳锋(梁家辉 饰)城头激战较量,气旋交叠、内力外化,勾起深埋于观众心中的情怀记忆同时,以绵延想象力赋予强大视觉张力,高能频出目不暇接。中原武学与金戈铁马相融交织,武功招式的“虚”与战争场面的“实”交相辉映,虚实之间,尽显强力冲击。
武侠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恢弘浪漫,武侠精神亦是流淌于中华儿女血脉深处的文化密码。时隔三十一年,徐克再度操刀改编金庸作品,以独特视角与强烈风格呈现寥寥几笔带过却精彩纷呈的原著段落。(中国新闻网)
【健康】
揉完眼睛感觉舒服了其实是错觉
--------------
眼球是个非常柔软的组织,特别是外层的角膜部分,薄且有弹性。眼睛揉得太用力,会一时间看不清东西,需要缓缓才能好,这是因为短时间“散光”的度数增加了。角膜被揉之后会变形,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到视网膜上,看东西会模糊。经常这样揉,可能会长久影响角膜形态。频繁揉眼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是圆锥角膜。圆锥角膜是一种进行性、扩张性角膜疾病,会导致不规则、渐进性近视和散光,随着病情进展,发生角膜水肿和失代偿导致的瘢痕会进一步影响视力,并且不可逆。
有人说,揉完眼睛确实舒服了很多。其实那可能是“错觉”。眼睛不舒服时,眼上的神经末梢会把信号告诉大脑,大脑对此做出相应反应,但揉眼睛带来的刺激直接作用于神经,打断了这一过程,不适的感觉传不到大脑,自然会以为“舒服”了。此外,揉眼睛会刺激泪腺,产生更多的眼泪,润滑整个眼球,减少干涩感,能暂时缓解不适。(生命时报)
【闲情】
从前的冬天
--------------
从前,所有日子都按农历走,过了十月初一就穿棉衣。红漆的木门吊上挡风隔雪的厚帘子,将漏风的窗户补好,还有院里的鸡窝、猪圈、狗窝都要再铺上一层温暖的柴草,院子内的菜地也要搭一层塑料膜。虽已储够一冬要吃的萝卜、白菜,但芫荽总是新鲜的才好吃。无论平日吃面条还是春节包饺子,少了它总感觉不是那个味儿。还有菠菜,在万物萧瑟的北方的冬天,那抹绿像是春天的预演,单看也觉欢喜。
清晨,天刚蒙蒙亮,先用一碗开水浇化压井里的厚冰,然后汲取地下水,用冒着热气的温井水洗脸刷牙。家家户户院里都有压井,压井压出的水冬暖夏凉,这是大自然对老百姓的体恤和恩赐。
中午放学回到家,书包都来不及取下,孩子们就飞奔到灶火间,趴在灶台边,用烧火棍从锅底的草木灰里刨红薯。红薯被烤得软乎乎的,这对饥肠辘辘的孩子而言,是人间美味。到了上学时间,便左兜塞一把花生,右兜揣一根红薯。花生和红薯都是自己地里种的,红薯有白瓤紫筋的(适合蒸煮),有黄色瓤的(脆甜、宜生食)。
天气到了最冷的时候,池塘里结了厚冰,一层又一层,冰层之间时有被困的小鱼。我们上学直接从池塘里的冰面走,过了池塘就是学校,不用再绕路,少了近半路程。男孩子们会凿冰玩,凿冰工具是捡来的半块砖头,凿冰之法亦简单粗暴。冰怎么玩?“彩丝穿取当银钲”。
黄昏,早早吃了晚饭,萝卜白菜、红薯稀饭、馒头饼子,家家如此。菜的区别在于油水多寡,稀饭的区别在于稀稠,馒头饼子的区别在于好面黑面。好面指小麦面,黑面指粗粮,或者两掺。从前的妇女都很有生活的智慧,即使物资单一,她们也能做出花儿来。正做着饭,如果发现缺盐少酱了,就跑到邻里去借,盐一撮,酱是一顿的量。要是家里突然来客,常常也要出门借几个鸡蛋,凑一个待客菜。从前农村没有空调,鲜有电热毯,不过我们也有取暖妙招。村诊所的输液瓶子在冬天是抢手货,洗净后可作暖水瓶。起一壶开水,要先倒一点点进去,来回晃动预热,如果直接倒满开水,瓶底会炸裂。从前我觉得神奇,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一种简单的物理现象。玻璃导热快,为防烫伤,需外裹一层毛巾再放入被窝。寒冷的冬夜,因有了它,被窝里像住进了一个小太阳。
如果是雪夜,惦记第二天打雪仗,便兴奋得睡不着。从前,一个冬天总要下几场大雪的,“时有折竹声”,我们村没有竹,断枝声多来自梧桐树和杨树、榆树。清晨拉开门,雪能漫入堂屋。整个村子都被白雪覆盖了,包括高大的树木、低矮的茅墙、角落堆积的破砖烂瓦、路面的坑洼……即便再贫瘠的村落,雪后都有一种纯净的华美。屋檐下倒挂着成排的冰凌,长长短短,如锥似箭,真想把它们都掰下来,统统扎到夏天去。“吃雪,变鳖;吃冰凌,变星星”,从前的孩子一边唱着,一边偷吃,继而惶惶然几天,好在最后谁也没有变成鳖或星星。
小小村落,袅袅炊烟,这些都是从前的事了。从前从前,好像很远很远,可一旦陷入回忆里,从前和现在之间,仿佛只是隔了昨天……(安小悠)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委:包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