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

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
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加力推进现代化漯河“二次创业”
刚刚结束的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系统部署明年工作,迅速在全市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定信心、戒骄戒躁,真抓实干、奋发作为,加力推进现代化漯河“二次创业”。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项丽表示,市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要求,立足政策分析、规划计划、投资管理、改革创新和统筹平衡工作职能,坚持稳住基本盘、创造增长点,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领先、持续领先;抢抓“两新”政策机遇,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强化政策研究项目谋划,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纵深推进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完成明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十五五”规划开局良好打牢基础。
“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对明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剑表示,市商务局将高树目标、加压奋进,以“六职”招商为重点,推动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确保明年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以上,投资总额600亿元以上。以提升开放贸易水平为抓手,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培育外贸新动能,力争外贸进出口总值60亿元以上。以电商赋能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培育经济新动能,科学编制全市电商产业发展规划,做好推广电商应用工作,抓实电商项目,打造“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区域公共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云少华表示,全市“三农”战线干部职工将认真落实会议部署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重点实事,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产量180万吨以上。加快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协同推进农村沟渠连通整治,稳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体系作用,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持续深化“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依托贾湖农文旅融合示范带、食尚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谋划乡村建设先导片区。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积极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会议对全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我们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效国强表示,将锚定现代化创新之城建设目标,加快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全国食品创新高地和食品创新人才高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融合,实施研发投入持续领跑行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行动、创新主体倍增行动、成果转化加速行动等四项行动,完善“5+N”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构建“一二三四五”创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江涛表示,市人社局将立足人社工作实际,聚焦主责主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找好工作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在促进高质量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落实落细政策,大力实施“13351”战略,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得上、叫得响的特色、亮点工作,确保人社各项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以人社一域之光为全市添彩、以人社一域之进为全市助力,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贡献人社力量。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方高峰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把牢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发展方向,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融合发展“养老+”新业态,加快推进市养老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扎实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积极打造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养老助餐服务网络,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实习实训”四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实现60%以上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努力将“养老”变“享老”。同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帮扶,持续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深入推进临颍县全国“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织密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以更大力度增进困难群众民生福祉,以民政之担当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中展现新作为。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甫 张俊霞 郭嘉琪 姚 肖 见习记者 徐斐斐
校对 王 培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