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文化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2-17 来源:

■安小悠

当被问及老家在哪里时,我总故弄玄虚回一句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当对方一脸疑惑欲再问时,我赶紧言归正传说:“龙城。”

我的故乡——龙城,十五里桃花灼灼花色里镶嵌着26个小村落。我在这里出生、长大,这让我在外乡人面前总是自豪地提起它。岁月漫漫,我对它的爱也在叠加。千帆过尽,吾乡龙城仍是最安吾心之处。

这些年,我一直在城市生活。桃花盛开时节,我就精神亢奋,跟身边人讲龙城的桃花,讲赶桃花会的少年往事,闷葫芦变身超级话痨,仿佛春风把我的话也变成桃花,一朵朵吹开在枝头了。在春天的菜市场,看到那些能掐出水儿的青菜、莹白如雪的槐花、紫红的香椿芽、翠莹莹的榆钱……亦会让我莫名的兴奋,仿佛它们是从童年出发,穿越层层光阴专门来此与我见面的,兴奋之余又萌生一丝感动、一缕浅忧,理不清道不明。

乘27路公交车能到老家。27路公交是城乡公交线路,从钮王村始发,终点站是黄河广场,路线十几年不变。以前村里的孩子去龙城上初中、去城里上高中都坐27路公交车。后来我去福州上大学,几千里辗转,只有坐上27路公交车心 里才踏实,因为公交车的终点站离我家不足50米,到站后早早等我的父亲接过行李,问我一路累不累、饿不饿。母亲在家已经做好了我最爱吃的饭菜。

27路公交车在乡道上疾驰,阳光掠过树梢在车厢里洒下斑驳的光影,因车的流动,这些光影也跟着流动,像岁月的默片。望着窗外辽阔的田野,我想起了幼年沿着河岸疯跑的情景,小麦还是那片小麦,油菜也是那些油菜,蝴蝶、蜜蜂飞舞的还是旧时的轨迹,一切都还保留着记忆里青春的样子,永远不老。


车过桃园,青青枝头花已谢,无数毛桃还小。要是早半个月,桃花可潋滟归人一身花色,想到这儿不免有些遗憾。路过龙城一中,那是我的母校。当时我住校,周五下午才回家。没27路公交车之前,周末下午返校骑自行车。天气不好,我就和几个同学合租一辆三轮车。有了公交车就方便多了,为了省五毛钱,我们经常抄近路走到殷拐村再坐车。如果过了仲李村再上车,能省一块钱。

仲李村曾有一个小站,我上学经常在站台看上车下车的人。现在小站早已荒废。

母亲知道我要回来,一早就割了菜园的韭菜,包了我最爱的素饺子,只等我到家下锅。像幼时那样,我端了饭碗上房顶去吃,房子西北角的梧桐树高高举起,桐花疏影里,我仿佛回到童年,父母身康体健,还未落下岁月的毛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供我和弟弟上学,我们只要把书读好,那样的时光安然、静好。

回到故乡,吹一阵风,听一场落雨,看一抹烟霞,闻阵阵鸟鸣、两声狗吠,抑或伸出手接住一根飘飞的鸡毛,我的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平静,整个身心复归赤子般的坦诚,轻盈得仿佛可以飞……


校对 许璐瑶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