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父亲的宝贝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2-20 来源:

■陶清雨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自行车在农村比较稀少。那时候,我家有一辆永久牌“二八大杠”,它是我父亲的宝贝,平时下田地干活儿都舍不得骑。

父亲从不让我们姐弟几个单独推车出去。只有到镇上赶集或者过年串亲戚时,他才会骑上自行车带我们“过把瘾”。

每次骑完自行车,父亲都会用一块棉布把它擦干净,给链条上好机油,最后再拿一块布盖起来。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一直感觉父亲特别偏心,对他的自行车比对我还亲。我9岁那年,因为期末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不知道回家该如何面对父母。放学后,我独自在学校门前徘徊,呼啸的北风夹着飞雪向我扑过来,树上、地上很快就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雪。突然,我看到远处有一个模糊的身影,原来是父亲骑自行车来找我。

“天这么晚了你还没回家,隔壁恁叔家的孬蛋儿说看见你还在学校,我就骑车来接你了。傻妞儿,这么冷的天,咋不知道回家。”父亲一边心疼地唠叨,一边解下他的毛线围巾套在我的脖子上。

“爸——”我带着哭腔喊了一声,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啥也不说了,咱先回家。”父亲把我抱起来放在自行车的横梁上,推着车子向家走去。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地推车前行。走到半路,父亲不知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坐在横梁上的我被甩出老远。见状,父亲立即从地上爬起来冲向我。“妞儿,磕到哪儿了吗?爸真不中用,让俺闺女摔倒了。”父亲自责地说。那一刻,我瞬间明白了父亲严厉的外表下藏着的那份笨拙的爱。

如今,父亲已离开我们很久了。虽然我再也看不到他坐在院子里擦拭自行车的画面,但是父亲对我的爱温暖了那个寒冷的冬夜,也温暖了我整个童年。

校对 张伟伟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