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人民日报》报道临颍 / 源汇区集中签约9个项目

★我市提前完成“十四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导读〓
【封面新闻】《人民日报》报道临颍
○源汇区集中签约9个项目
【检察天地】全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生态漯河】我市提前完成“十四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临颍法院】召开人民法庭工作会议
【漯河城事】大棚西瓜春管忙
【国内】广州一地“招环卫工要求35岁以下”,回应:立即整改
○28岁抗癌博主“小何日记”去世,曾是一名医学生
【产经】比亚迪奖励9位“黑公关”线索提供人,曾某某获100万元
○美团宣布,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健康】4招缓解眼疲劳
【美食】桂皮山药焖排骨
【闲情】养静气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人民日报》报道临颍
-------------
2月20日,《人民日报》以《河南做好农业“三头三尾”大文章》为题报道了漯河市临颍县尼庄村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将小麦加工成鲜拌面、麻辣凉面、火鸡面、热干面等产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全文如下:
小麦面粉精确配比,黄米馅料均匀调配,在河南郑州思念食品生产车间,一个个金黄色的汤圆在传送带跳跃。
“这批是今年热销的大黄米汤圆,我们在面皮中加入了粗粮大黄米,提升了膳食纤维含量。”车间主任许丽明说,瞄准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健康”的消费升级,他们把传统汤圆进一步细加工,推出了符合餐桌需求的新产品,“像这款汤圆,上市后一年内卖出了9亿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为粮食大省、农业大省,河南以“三头三尾”为抓手,推动“中原粮仓”转型成为“国人厨房”。
在漯河市临颍县尼庄村,村民王武闯拨开麦苗,脸上乐开了花。“现在麦苗分蘖不少,前几天还是‘趴着长’,现在开始‘站着长’喽。”他说,自家种的是优质强筋小麦,磨出来的面粉稳定性强,做出的面条筋道有嚼头,“这两天还有面粉厂的人来找我,说要提前高价收购。”去年,他家小麦每斤卖到了1.32元。15公里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收储的小麦被面粉厂加工成饺子粉、面条粉、馒头专用粉等,随后被送往一墙之隔的鲜拌面厂。经过流水线,这些面粉最终被加工成鲜拌面、麻辣凉面、火鸡面、热干面等产品。
“一粒麦子磨成面粉,再经过10多道工序,可成为120多种面制品的原料。经过深加工,小麦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了。”鲜拌面厂技术经理王红新说,去年厂里年产值突破2亿元。近年来,河南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县40个,打造标准化“原料车间”,立足优势延长产业链条。种植业“吃干榨尽”的同时,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发展起养殖业,在“畜头肉尾”上做起了尝试。
河南有句老话:穷不养牛,富不养羊。牛肉价格虽高,但养牛投入大、吃得多、长得慢、病情多,曾让不少农户犯难。在驻马店正阳县,当地打造肉牛加工的全产业链条,搞起了“牛经济”。新阮店乡万马村养殖基地,2000多头肉牛悠闲地咀嚼草料。“我们搞联合养殖,带动近300名农户参与肉牛养殖。农户和基地都签订了代养合同,收益有保障,大家积极性很高。”基地负责人王永亮说,基地还和周边6家草场建立合作关系,有了稳定的饲料供应。
随着又一批300头肉牛出栏,位于正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正阳牧歌牛业有限公司忙碌起来。在4条自动化分割流水线高效运转下,不同部位的牛肉经过加工,转化成80多种肉制品。“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县里一年生产200多万吨秸秆,这可是宝贵的牛饲料。我们发展饲料化加工、种牛繁育、牛犊育肥、屠宰加工、冷链运输,培育了125个肉牛规模养殖场。”正阳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高级畜牧师江道合说,县里肉牛存出栏量13.5万头,年底有望突破15万头。
如今,经过精深加工,越来越多农产品走进厨房、端上餐桌。据统计,河南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103家,现代食品产业集群规模超过万亿元,生产了约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4/5的酸辣粉,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河南的支柱产业。好产品如何叫响大市场?当前,河南全力打造“豫农优品”公共品牌,推动更多名优特新农产品走出去,现已纳入首批377家企业、717个产品。近期,河南(郑州)—东盟粮农合作大会、“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相继举办,更多优质农产品亮相海外。今年1月,“豫农优品”网络零售量1615.26万件、网络零售额5.29亿元。
“河南充分发挥农业生产这个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建成万亿元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助力‘中原粮仓’不断向‘国人厨房’‘世人餐桌’迭代升级。”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日报)
源汇区集中签约9个项目
-------------
2月19日,源汇区举行招商引资“开门红”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签约了源汇创新中心合作运营项目、集成电路IC封测项目、魔芋食品生产项目等9个项目,总投资约61亿元。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9个项目是源汇区精心谋划、精准招引的重点项目,涵盖多个领域,与全区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将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放大产业优势,为智能制造、现代食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去年,源汇区紧紧围绕全市“三城”建设和全区“三区”发展定位,扑下身子抓招商,全力以赴拼经济,开展的4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共签约、开工、投产项目96个,总投资770.2亿元;新签约超亿元项目28个,总投资111.4亿元;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达181家,市场主体保有量突破12万户,位居全市首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90家,圆满完成工业企业“小升规”三年倍增目标;沙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调区深入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河上街文旅城加快建设,源汇区经济发展“稳”“进”“好”的特征更加突出。今年,源汇区明确了“4+2”重点产业链,围绕做大做强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循环经济、现代食品、商贸物流、文旅等特色产业,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抢抓开局,迎来了招商引资“开门红”。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四高四争先’和市委‘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要求,以此次集中签约为契机,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全过程保障,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源汇区委书记王奇山说。(董燕 高阳)
【检察天地】
全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
2月20日,全市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任务。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杜永召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全面加强政治建设、筑牢政治忠诚,持续擦亮鲜明政治底色。加强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常态推进政治监督,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建强用好政治督察人才队伍。要保持严的基调、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一体加强纪律教育、作风整治、问题查处,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纪律教育机制,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要紧盯司法责任制落实、加强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持续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进一步健全司法办案组织及运行机制,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司法办案工作的监督。积极探索一体化执法督察制度机制,推动执法督察与政治督察融合。及时常态精准开展追责惩戒,坚持惩戒与保护并重,激励干警大胆履职、勇于担当。要拧紧责任链条、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持续全面提升监督质效。统筹谋划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持续发挥检务督察利剑作用,推动司法责任制全面准确落实。
【生态漯河】
我市提前完成“十四五”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
2024年,我市主要污染物完成减排量为COD4715吨、NH3-N327吨、NOx1839吨、VOCs233吨,分别为年度目标的4.7倍、3.27倍、4.1倍、1.66倍,4项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十四五”期间,省生态环境厅向我市下达的重点工程减排量指标计划为化学需氧量(COD)5775吨、氨氮(NH3-N)185吨、氮氧化物(NOx)3251吨、挥发性有机物(VOCs)1226吨。
截至2024年底,我市“十四五”期间共完成减排量COD9554吨、NH3-N680吨、NOx4297吨、VOCs1644吨,分别超过“十四五”期间指标计划3779吨、495吨、1046吨、418吨,累计完成率分别达到165%、367%、132%、134%,提前超额完成省生态环境厅下达的“十四五”期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
“十四五”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谋划减排工程项目,适时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团队全程参与减排工作,会同技术单位多次深入县区和企业一线开展指导帮扶,深度挖掘减排项目,为提前完成减排目标任务夯实了基础。在充分挖掘减排潜力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统筹兼顾,大力支持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减排指标提前并超额完成,超额部分可由市级调配使用,为漯河市2025年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腾出了大量环境容量,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临颍法院】
召开人民法庭工作会议
-------------
2月18日,临颍县人民法院召开人民法庭工作会议。
会上,各基层法庭庭长总结了2024年工作情况,深刻剖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汇报了2025年工作计划。会议通报了2024年法庭整体工作情况和旧存案件清理进度。
会议要求,要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把党建引领贯穿人民法庭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切实提质增效。加强业务学习,充分运用阅核制、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等,不断提升案件质量。要能动履职尽责,彰显担当作为。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目标,统筹谋划“一法庭一品牌”建设。要加强队伍建设和司法作风建设。资深法官要发挥“传帮带”作用,树立法院干警良好形象。要加强司法安全防范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安保制度,保障当事人和法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严守廉洁纪律。严格遵守廉洁纪律规定,秉公用权,依法裁判,做到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张小婷)
【漯河城事】
大棚西瓜春管忙
-------------
2月19日,春寒料峭,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姬石镇胡桥村的田野里却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记者走进一座西瓜大棚看到,瓜农正忙着给西瓜苗打杈、浇水和施肥。
“这几天天气逐渐转暖。我们要为瓜苗撤去一层膜,防止中午大棚内温度过高烧坏瓜苗。”瓜农胡怀礼一边熟练地挑开瓜棚膜,一边向记者介绍西瓜种植的注意事项,言语中满是对丰收的期待。
胡怀礼十多岁便跟随父亲学习种瓜技术,退役后到机械厂工作。退休后,他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开始种起大棚西瓜。
“看,这个全美2K品种,含糖量比普通西瓜高出35%,宛如冰淇淋入口即化,又甜又多汁。”胡怀礼说,这些高品质的西瓜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味蕾需求,也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闲暇之时,胡怀礼经常和其他瓜农聚在一起交流种植经验,共同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子恒)
【国内】
广州一地“招环卫工要求35岁以下”,回应:立即整改
-------------
日前,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官网上发布了一则环卫工人招聘公告,其中要求年龄35周岁及以下,引发网友热议。2月19日,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说明:街道根据下属市政服务所实际用工需求发布对外招聘公告,本次招聘搬运、司机岗位,主要从事生活垃圾人工装桶、搬运及转运处理,工作强度较大且需在夜间和凌晨作业,对于体能等身体条件要求较高,基于以上原因设置了相应年龄条件。本次招聘确实存在岗位条件设置不合理、考虑不周全的问题。并表示立即整改,将对岗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
28岁抗癌博主“小何日记”去世,曾是一名医学生
-------------
2月19日,28岁抗癌博主“小何日记”去世。其弟弟发布讣告:姐姐于2025年2月19日凌晨2点去世,终年28岁。该博主个人资料显示:曾是一名医学生,2019年毕业,在同年年底发现身体不适,在2020年确诊腹腔黏液性瘤并做了减瘤手术,后来复发且胸膜腔黏液瘤转移。(封面新闻)
【产经】
比亚迪奖励9位“黑公关”线索提供人,曾某某获100万元
-------------
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2月19日发文称,近期获得一批新线索及证据,涉及了一些“黑公关”“黑媒体”的情况。比亚迪表示,将对常**、张*、肖**、刘**等8名信息提供人,给予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奖励。同时,就1条具有重大价值的证据线索,比亚迪将向信息提供人曾**奖励100万元。
为进一步打击网络“黑公关”乱象,比亚迪再次表示,提供的举报线索及证据,应具备法律效力,经比亚迪查证属实后,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长期有效。同时,比亚迪也会对提供者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大河财立方)
美团宣布,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
2月19日,美团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美团方面称,2022年7月以来,美团启动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出资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量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费,未来将进一步覆盖所有省市所有骑手。此前,京东宣布,自3月1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中国经济网)
【健康】
4招缓解眼疲劳
-------------
1.用眼半小时休息
防治眼疲劳,合理安排用眼时间是关键。每连续用眼30至40分钟,就应休息5至10分钟,可以眺望远处的绿植,让眼睛从近距离的紧张调节中放松下来。
2.做做眼保健操
每天定时按摩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穴位,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眼球运动训练也值得一试,缓慢转动眼球,按不同方向转动,每天进行几组,锻炼眼外肌,增强眼部肌肉的灵活性。
3.保证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睡眠是缓解眼疲劳的基础。每天7至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眼睛充分休息和修复。
4.缓解精神压力
学会放松心情,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也有助于减轻眼疲劳症状。(劳动报)
【美食】
桂皮山药焖排骨
-------------
材料:桂皮5-10g,淮山250g,排骨250g,生姜15克,油盐、生粉、生抽适量。
做法:1.排骨斩件用盐、油、生粉、生抽腌制10分钟,淮山切为寸段。2.热锅,加入油,姜及桂皮爆香,放入排骨香煎至排骨微黄。3.加入淮山翻炒一会,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焖,当汤汁剩下不多的时候,开大火加入盐调味即可。
点评:时值雨水节气,没有阳光、乍暖还寒的日子,人们亦有疲倦乏力、怕风怕冷的情况。山药,又名淮(怀)山药、以产于古怀庆府(即今之河南省焦作市)者为名优产品。《随息居饮食谱》载其“甘平。煮食补脾肾,调二便,强筋骨,丰肌体,辟雾露,清虚热”,诚为补脾肾、强筋骨的佳品。搭配性温味辛甘的肉桂,不仅能缓解脾虚湿盛所致的胃口差与腹泻,还能缓解胃脘隐痛不适,恶心欲呕,腹泻便溏,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等不适,适宜于脾肾两虚人士或贪凉所致胃肠不适者。(广东省中医院)
【闲情】
养静气
-------------
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我对此颇有同感,遇到大事,须决策果断,但在此之前,有一样东西不可少,就是“静气”。静气,是恬静平和之气。先静而后安,心安才能广思,而后才能有周到的思虑。
欲动,要先静。不过,人之静气多非天生,得靠养。
自律养静。人心恣肆,无所顾虑,容易沦为肆意妄为。恣肆而无所约束,人欲静而心不止,静气自然无从谈起。人有所为,亦有所不为,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沉沦,浮沉之间能坚守本心,便会心明而生静意。
艰苦养静。自律而生静气,是从内而生。外在的艰难困苦,则让人由外生出静气。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人,若是一帆风顺,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碰到坎坎坷坷,一不顺心,容易莽撞乱了分寸,应对失宜。一个人若能于艰难困苦之中不沉沦、不放弃,于历练之中反复锤炼自己,养出“大心脏”,是可以心生静气的。这样的静气,养于心,露于形,遇事之时处乱不惊,决断之时从容果断。人生的悲喜起落、风雨雷电,都变成由外而内滋养静气的养分。
读书养静。书中有万里路,能拓宽眼界。书中有千般美,能陶冶心性。书中还有无数前人的智慧,能修身修心。不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心都可以在书海中浮沉,汲取养分与智慧,亦是养静气的良方。
于俗世中涵养几分雅气,少些浮躁,多点静气,人生也就进退有据、从容豁达了。(郭华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于绍泉
编委:李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