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漯评丨风起文旅,漯河如何破圈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2-25 来源:

■张伟伟

蛇年春节,漯河统筹优质文旅资源,精心策划多项活动,各景区、场馆人气旺盛,演艺活动、非遗展演、民俗活动等丰富多彩,节日氛围浓厚。

刚刚结束的2025年漯河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我市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5.3%;旅游综合收入177.8亿元,同比增长6%,回暖明显。2025年将全面激发消费活力,打造多业态消费场景,加快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方向锚定,蓝图绘就。那么,漯河该如何加快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继续破圈呢?

近年来,全国文旅市场非常火爆,文旅产业已经从相对弱势的边缘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很多地方的主导产业之一。

从经济上看,地产、能源等产业拉动发展的动能式微,“腾笼换鸟”之下,文旅文创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需求上看,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方面趋于饱和,而精神需求凸显,“文旅+百业”则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文化上看,随着“血脉觉醒”,除了文化遗址、历史人物等大文化IP,国潮服饰、插花簪花、焚香盘串等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而变得“真香”。传统文化复兴浪潮,再为文旅文创的蓬勃发展加了把火。

细看国内文旅大市场,淄博、“尔滨”在前,临沂、隰县在后,小城出圈,启示多多。漯河要如何破解流量时代的文旅密码,仍当细细思量、精益求精。

串珠成链,提升核心竞争力。当前,文旅赛道早已从“资源竞赛”升级为“创意战争”。漯河文旅家底足够,有许慎故里、贾湖遗址、沙澧水脉、零食工厂等。若把它们比成散落的珍珠,则需要一根金线,串成耀眼项链,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而又别具一格的体验,打造独具特色、耳目一新的城市IP。

升级服务,注重游玩体验感。不断完善景区业态,创新演艺节目,丰富消费体验。以沙澧河风光带、河上街景区、万达广场等为核心,有机链接周边各类资源,打造集休闲、购物、旅游、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文旅综合体,而不能“景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陷入同质化与低质化陷阱。

创意破壁,找准流量小切口。如何让“字圣”“贾湖”焕发新光彩、赢得Z世代青睐?浙江良渚的“考古剧本杀”、敦煌的“飞天数字藏品”给出启示——缺的不是文化、风景,是点燃流量烟花的一条引线,是“文化+科技+商业”的生态链。无论是“四大文化”名片,还是滨水文旅,都需要更准确的切口、更犀利的创意。这方面,“漯河礼物”“文旅盖章”“骨笛DIY”等都是很好的尝试。

产业协同,构建文旅生态圈。从实践来看,区域协同发展是文旅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与多个城市联合打造“文字之旅”线路,推出城市旅游年票,仍需进一步提升区域文旅竞争力,与周边旅游景区联动互补,与周边城市共建中原文化旅游圈,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文旅出圈,本质是一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解码。立足“四大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当文化融入烟火气,当产业学会讲故事,漯河这座“汉字起笔处”的城市,定能在文旅长卷上写下最惊艳的“破折号”——连接过去与未来,贯通“流量”与“留量”。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