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做实城市精细化管理 推动智慧城管高效运行


3月3日,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召开2025年度工作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去年以来该中心在城市管理各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肯定了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取得的骄人成绩,坚定了党员干部群众奋勇争先的信心和决心,并就2025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谋划和部署。
2025年,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将以落实党建引领基层高效治理为关键着力点,完善“五位一体”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执法联动机制,全力推动智慧城管运行效能不断提升。
强化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执行效能。着眼于提升干部职工的专业素养,深入开展“制度化、军事化、法治化”建设,全面增强城市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严格落实“周例会、月总结”工作机制,通过定期的交流探讨,精准研判问题,促进工作高效推进。持续开展军事训练,培育队员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优良作风,增强纪律意识,提高执行力。组织开展系统的法治理论知识培训,举办执法演练观摩活动,增强队员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执法有理有据、规范有序。
优化勤务响应,提高响应速度。持续优化勤务响应机制,针对静态停车秩序、共享单车、市政园林环卫以及水电气暖等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着力提高响应速度,严格执行更高的管理标准。在巩固日常勤务管理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特殊勤务的管控力度,确保城市管理无死角、无漏洞。同时,畅通城市管理问题反馈渠道,聚焦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注重指导监督,提升执法水平。充分发挥指导监督效能,加大对各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指导力度。密切关注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对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落实情况,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围绕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队容风纪、劳动纪律、遵纪守法等方面开展专项指导,全面提升城市管理队伍的行政执法水平,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深化智慧城管建设,落实“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智慧城管指挥平台建设,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范围,完善平台的指挥调度和远程监管功能。结合静态停车秩序管理工作,增加智能识别、语音劝导、实时短信告知功能,让各类违停乱象及时得到纠正,充分发挥“鼠标巡逻、探头站岗”的现代化执法管理优势,让城市管理更加高效、精准,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智慧城管指挥平台。依托“网格+平台+快反+融合+铁脚板”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成果,加大对城市乱象的监管力度,优化案件派发流程,做到快速反应、高效办结,让城市乱象无处遁形,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发扬钉钉子精神,紧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持续推进“双违”治理,释放更多城市公共空间;大力开展“拆墙透绿”行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坚守大气污染治理防线,守护城市蓝天白云;巩固不文明养犬治理成果,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督导各区常态化开展高空悬挂物治理,守护市民“头顶上的安全”。
践行服务理念,创新推行柔性执法。深入贯彻落实“721”工作法,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服务型执法新路径。持续实行“首违不罚”举措,在静态停车秩序管理中突出教育目的,引导市民文明、有序、规范停车;大力推进全市停车资源整合和停车场备案管理工作,科学增设停车设施,有效缓解停车难;全力做好“漯畅停”平台推广工作,增加接入平台的停车位数量,方便市民规划出行路线;持续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主动为执法相对人提供事前指导服务;畅通投诉、举报、监督渠道,对市民反映的各类问题迅速响应、妥善处理,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城管局的坚强领导下,用实干诠释忠诚,用实绩回应期待,共同开创漯河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主任赵凯说。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 红
通讯员 杨 敬 赵晨羽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