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评丨以高水平开放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本报评论员
开放是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市提出要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上求突破。我们要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工作要求,坚持立足漯河、着眼全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坚持对内对外一起抓、枢纽通道一起抓、线上线下一起抓、形象内涵一起抓,推动漯河产品走出去、城市品牌打出去、先进理念学回来、优质资源引进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扩大高水平开放,能够更好地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创造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就业机会;能够扩大高质量产品和高水平服务进口,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消费需求。可以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释放经济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位于中原腹地的漯河,扎实推进高水平开放,才能激活发展新动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全力以赴抓招商、扩开放、稳外资、促消费,扩大了国际合作“朋友圈”,集聚了更多资源要素,推动了产业创新升级,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食品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对外开放还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向新向高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项目还不够多,招引的龙头企业、大个头项目还较少。必须聚焦高质量,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努力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乘势而上,进一步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我们要围绕开放招商,深化“双招双推”活动,向北对接京津冀、向东融入长三角、向南挺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向西连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进重点地区、重点展会、重点商协会、重点企业年会,精准对接优势产业、人才资源,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介漯河城市和名优产品,不断提升漯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围绕壮大产业集群,聚焦“11+8”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紧盯专精特新企业、高成长企业和缺失环节,吸引中小企业集聚,打造大中小企业匹配协同的产业生态;紧盯食品跨国公司、行业龙头,重点招引一批跨国企业和国内头部企业,争取企业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代加工基地在我市落地。要围绕提升招商软实力,抓实招商队伍建设,完善专业招商模式,提升干部政策把握、产业研究、项目谈判等能力,加强驻外招商基地建设,选派懂产业、善沟通、能吃苦的骨干充实驻外一线。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以更优环境增强企业投资信心,确保优质项目招得到、引得来、落得下。
开放浪潮蓬勃向前。今日之漯河,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让我们聚焦“四高四争先”,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宏大的视野,开拓进取、开放图强,全方位推动漯河开放发展,在开放合作中讲好漯河故事,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奋勇争先。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