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妇幼保健院到市实验中学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工作,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3月7日,漯河市妇幼保健院(市三院)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市实验中学,为该校“红十字应急救护社团”80余名团员开展第二次应急救护培训。
培训伊始,红十字志愿者、中国红十字救护师资、漯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科长贺同玲带领同学们简要回顾了首次培训中掌握的心肺复苏核心知识,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夯实基础。随后,培训重点聚焦海姆立克急救法与头部外出血三角巾包扎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应对异物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的“利器”。志愿者结合实际案例,生动阐述了施救时机和操作要点,帮助同学们掌握这一关键时刻的救命技能。在头部外出血三角巾包扎法教学环节,志愿者们边示范边讲解,从三角巾的折叠、放置,到包扎的手法、力度,以及如何妥善固定等细节,逐一进行了细致演示,确保同学们清晰掌握每一个步骤,以达到止血和保护伤口的目的。
理论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分组开展实操练习。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确保每位同学切实掌握这两项急救技能。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互动,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干货满满,不仅收获了实用的急救知识,更增强了应对突发状况的信心与能力。
未来,市红十字会、漯河市妇幼保健院(市三院)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将继续加强与市实验中学的对接,依照年度培训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救护培训活动,让急救技能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为生命安全筑牢防线。(贺同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