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漯评丨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3-10 来源:

0.png

■李 丹

3月6日,“为民政协·情暖沙澧”农技下乡活动在舞阳县保和乡关庄村举行,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为农民提供更加精准、实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这是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行动之一。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锚定农业强市建设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交出了一份“三农”工作高分答卷。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夏粮单产居全省第三;沟渠连通整治工作在全国、全省作典型发言。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临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农业农村部绩效评估中名列前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持续深化,“三资”专项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谋划“十五五”发展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必须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照上级要求,准确把握当前形势,积极抢抓新机遇,聚焦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提出的目标要求和重点措施,动员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创新思路,补短强弱、农食融合,深化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要守牢底线,夯实“三农”基础。重点抓稳粮食增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高标准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强化帮扶措施,有力保障民生。加强质量监管,推动绿色兴农、质量强农、监管护农,有力保障农产品安全。

要推动质效双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争当践行“大食物观”的领跑者,加快全产业链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推动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科学布局基础设施,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体系,党建引领、综合施策,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要用好改革法宝,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把握政策取向,稳妥有序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实绩。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强农固本。让我们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拿出逢山开路的冲劲儿和拼劲儿,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为加快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对 张伟伟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