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秦保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秦保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3月14日,市委书记秦保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部署安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黄钫、常英敏、李思杰、王克俊等参加。
会议指出,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为扎实推进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要深刻认识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量大、质量高、基础牢、势头好”的重大成就,认识我国“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的显著特征,认识我国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的客观条件,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更加出彩。要深刻感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进一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领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抓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结合实际做好转化文章,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的贡献。要深刻践行勇挑重担、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要求,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奋力夺取开门红,切实把“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
会议强调,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与省委刘宁书记调研漯河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准确把准漯河在全国全省的定位,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奋发作为,发挥比较优势、拓展丰富落实“四高四争先”的思路措施,奋勇争先挑大梁,以一域增光为全局添彩。要深入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落实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要构建“铁公机水”多式联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标准引领加快“食品出海”,在扩大高水平开放上求突破。要以高品质食品为高品质生活赋能,以高质量就业保障民生,把落实国家“好房子”建设指南作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把贾湖文化传承保护融入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内容,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树标杆。要围绕建强组织、防化风险、办好实事、促进发展健全基层治理模式,健全群众广泛参与、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的机制,探索针对人工智能犯罪等新兴领域犯罪的治理模式,在实施高效能治理上建模式。要主动作为、下先手棋,全面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全国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在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奋勇争先。要先立后破、守正创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做强平台经济,以制度供给增创先发优势,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要补短强弱、农食融合,争当践行“大食物观”的领跑者,健全脱贫攻坚财政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勇争先。要标本兼治、绿色发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落实耕地保护上的新理念,建设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奋勇争先。二要全面系统学习研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学理论用政策,搞好结合转化。深刻领会国务院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把握“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向,敏锐抢抓政策机遇,把政策要求落实到项目谋划上,在项目中体现落实政策的承载点、创新点,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盘子,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三要精准把握人大、政协、法检“两院”的职责定位,努力开创新局、更好服务大局。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以“小切口”精准立法和更有实效精准监督为现代化建设赋能。市政协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聚焦重大课题、中心工作深入调研、协商议政、民主监督,为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广泛凝聚共识、汇集智慧力量。市法检“两院”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更加有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四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齐心协力凝聚合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提振“聚焦高质量、奋勇争第一”的精气神,抓项目、强支撑,形成任务分解、进度跟踪、目标落实、成效检验的管理闭环,勇挑大梁、多作贡献,用一季度“开门红”的实绩实效检验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成效。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应诗雨
校对 张伟伟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