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郾城区:河道治理治出幸福河丨漯河医专在全省决赛中获金奖

★临颍县:食品安全走进党校课堂
2025年3月17日 星期一
〓导读〓
【封面新闻】郾城区:河道治理治出幸福河
○漯河医专在全省决赛中获金奖
【出彩临颍】临颍县:食品安全走进党校课堂
【源汇检察】守护公平正义 提升刑事检察工作质效
【国内】3月15日起,我国正式进入汛期
【社会】开保时捷加油逃单男子被警方传唤
○济南一医院擅自使用细胞治疗肿瘤,官方通报
【文娱】大奖揭晓,刘青云获“最佳男主角奖”
【村名故事】樱桃郭村的由来
【闲情】家乡的荠菜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郾城区:河道治理治出幸福河
-------------
3月15日,郾城区孟庙镇闫陶村,碧波荡漾的柳支河与岸边的游园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大家一有空闲就会到河边、游园散步。看着这样的美景,大家心情格外舒畅。”闫陶村党支部书记杨艳锋说。
眼前的美景很难让人将其与“垃圾满河漂”的问题河联系在一起。“过去,这里是一座危桥。河道里污泥淤积、垃圾漂浮,河岸杂草丛生,河水异味大。”站在崭新的桥面上,杨艳锋说,“现在,河道整修一新,水变清了,环境也好了。”
在李集镇西孟村,村民也因为河道治理喜笑颜开。“稻草河是颍河支流。我们村位于稻草河下游。由于河道太窄、深度不够,一到汛期,两岸的庄稼地就一片‘汪洋’。”西孟村党支部书记孟祥新介绍,“新修的桥面宽9米、长32米。过去的桥下面是一个内径一米的管子,上面用土堆成路,勉强能过人。”
河道疏通、新桥落成,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座桥真是修到了百姓的心坎儿上。无论是拉淤泥还是开辟临时通道,大家都全力支持。”孟祥新满心欢喜地说,“如今,旱能浇、涝能排,稻草河两岸的庄稼能保收了。”
闫陶村和西孟村的变化得益于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沙颍河洼地郾城区一期)。该工程涉及马拉河、稻草河、柳支河3条河流,治理总长度达25.93千米。其中,河道疏浚25.93千米,重建桥梁21座,维修桥梁3座,新建管涵4处,重建涵闸20座,新建涵闸3座。
“河道淤积堵塞、排水系统不通畅、泄洪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是河道治理前的普遍问题。”郾城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清淤疏浚、扩挖河槽断面、重建排涝闸等,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使涝水排得出、洪水防得住,可保障12万亩农田安全排涝。(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玲玲)
漯河医专在全省决赛中获金奖
-------------
3月13日、14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河南省决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漯河医专推荐参赛的6名学生斩获一金四银一铜佳绩。其中,临床医学院刘必海获就业组金奖,护理学院韩茹梦、药学院关心雨获就业组银奖,中医学院高澈、公共卫生与健康营养学院曹易萌获成长组银奖,医学技术学院冯文璐获成长组铜奖。
大赛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处统筹推进,联合各学院广泛宣传动员,全校7000余名学生报名参赛。通过学院初赛、学校决赛、企业实践等活动形式在学校营造浓厚的职业规划氛围,进一步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强化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大学学习与生活,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是大学生生涯教育领域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赛事活动。学校将继续以大赛为契机,加力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以赛促学,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成才观和择业就业观,科学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以赛促教,促进学校生涯与就业指导教育,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以赛促就,持续推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全力促进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出彩临颍】
临颍县:食品安全走进党校课堂
-------------
近日,临颍县将食品安全纳入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特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查中生作《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专题培训。
培训会上,査中生围绕出台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工作机制背景、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内容框架及内在联系等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围绕当前临颍县食品生产经营现状,从包保干部对食品经营单位包保督导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通过培训,提高了全体学员对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各级包保干部照单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推动了全县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会议指出,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县科级干部作为地方治理的中坚力量,必须深刻认识到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党政同责,推动责任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加强能力建设,营造食品安全全民共治格局,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智媛)
【源汇检察】
守护公平正义 提升刑事检察工作质效
-------------
3月17日,源汇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刑检工作推进会。
会上通报今年1月至今刑检工作情况,各业务条线依次汇报了各条线工作情况,分析存在的短板弱项,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整改措施。
会议要求,一要持续加强办案工作,确保案件质量稳步提升。要进一步完善办案流程,优化办案机制,提高办案效率。同时,要注重案件质量评查和办案绩效考核,确保办案工作取得实效。二要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要加大对侦查活动、审判活动的监督力度,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同时,要积极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刑事抗诉等工作,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能。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提高办案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能。全体干警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要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和思路。同时,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协作能力的提升,形成团结向上、积极向前的良好氛围。(吴桐)
【国内】
3月15日起,我国正式进入汛期
-------------
3月12日至15日,我国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出现强降雨过程,连续3日累积雨量50毫米以上雨区的覆盖面积达17.3万平方公里。依据《水利部关于印发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的通知》,今年我国入汛日期为3月15日,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17天。(人民日报)
国铁集团推出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措施
-------------
4月1日起,国铁集团在现行“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基础上,对年满60周岁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老年常旅客会员实施更大幅度的积分优惠,积分可兑换火车票。(中国铁路)
【社会】
开保时捷加油逃单男子被警方传唤
-------------
3月12日,一辆无牌保时捷车主在福银高速郧西服务区加油500多元后,未付款就驾车逃离,在网上引发关注。3月16日晚,涉事司机已被找到,现已被传唤至当地派出所接受调查。(封面新闻)
济南一医院擅自使用细胞治疗肿瘤,官方通报
-------------
3月16日,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3月15日,针对媒体报道济南市天桥人民医院未经批准实施免疫细胞临床治疗的问题,济南市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市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第一时间赴涉事医院进行调查。经初步核查,天桥人民医院存在擅自使用细胞治疗肿瘤的行为,已责成天桥人民医院停止相关诊疗活动,后续将依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娱】
大奖揭晓,刘青云获“最佳男主角奖”
-------------
第十八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3月16日晚在香港举行。中国香港演员刘青云凭借影片《爸爸》获“最佳男主角奖”。(中国新闻网)
【村名故事】
樱桃郭村的由来
-------------
樱桃郭村位于临颍县,地处四五十里黄土岗(龙脾岗)的西部,老乌江沟的北岸,北部有黄龙渠。樱桃郭村第一代郭氏祖先叫郭执忠,明末清初人。当时兵荒马乱,郭执忠响应官府号召,带着三个儿子从现在的大郭镇大郭村东迁(现在还有郭家过道旧址)。途中经过三个自然形成的土冢,郭执忠便对儿子说:“这三个土冢就是我们郭家的支锅桩。在这里发展,我们的锅(郭)里就有饭吃。”同时,村里还有潘、宁两姓人家一起生活。
郭执忠经营糖房,制作的芝麻糖不仅酥脆黏香,还是一种能治病的药材。一年当中,郭执忠一家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里精心耕种和管理庄稼,到了冬季就做手工芝麻糖生意,逐渐在村里扎下根来,而潘、宁两家逐渐败落绝户。郭执忠晚年,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对自己的三个儿子说:“勤俭才能持家。我死后薄葬,丧事一切从简。我这辈子最喜欢村里的樱桃,不仅是因为它好吃,也喜欢这种树的性格。它们默默无闻,年年给我们提供甜美的果实。郭家子孙也要学习樱桃树,不管走到哪里都受人喜爱。咱们村就叫樱桃郭吧!”
郭执忠的子孙们谨遵祖先谆谆教导,勤俭持家,不仅把芝麻糖生意发展得红红火火,而且利用地理优势发展交通运输和商业。在村里的怀庆府过道,高楼大院逐渐多了起来(据说这是樱桃郭村郭氏的锅底)。从郭执忠这一代制订了28代的字辈诀:执士凤朝玉学堂,熏思中书有道长,高增相继传懿典,光照家声永振方。如今已传了18代,到了继字辈。樱桃郭村的名字由此一直沿用至今。(临颍融媒)
【闲情】
家乡的荠菜
-------------
记得小时候,每当到了春天,我都会到地里寻找“野味”。其中,荠菜是我的最爱。
荠菜算是春天野菜中的“显眼包”。每当冰雪消融,荠菜就会恢复生机,快速成长。荠菜开白色的花,叶子呈锯齿柳叶形,颜色或浅绿色,或棕色,或紫红色。荠菜营养价值很高。《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味甘,性温,无毒,能清肝明目、补益五脏。”
荠菜不仅受现代人的追捧,古人也很钟情它。南宋词人辛弃疾曾在诗中写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吃货”苏轼也曾介绍:“虽不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在家乡,每到春天,荠菜便会被端上餐桌。我家也一样,尤其在我小时候。阳春三月,我常常跟在母亲身后去挖荠菜。虽然年纪小,但我学得像模像样——右手拿个铲子,左臂挎个小篮子……
在田地里挖荠菜,要尽量用小铲子挖,这样能避免伤到庄稼。在沟坡旁或者荒地里挖荠菜,我就不会顾虑那么多了,常常恣意妄为。不过,我比较中意田地里的荠菜,因为长相好,比沟坡旁或者荒地里的长得水灵。荠菜一般都是一簇簇、一团团出现,不会让人产生寻觅的烦恼。因此,我很快就能把篮子装满。
回到家中,母亲会把挖回来的荠菜反复清洗,然后或炒,或蒸,或剁碎拌馅。最难忘的是母亲用荠菜包的饺子,吃到嘴里,满口清香。
如今,生活好了,各种美食霸占着我的餐桌。然而,有一种味道却不会被抹去,那就是家乡的荠菜。(陆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本报免费赠阅,您接收本报不会产生任何费用。感谢您阅读本期手机报!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王宁
编委:包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