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央媒报道临颍丨我市举办“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3-21 来源:

4567.jpg

★我市推出清明祭扫专线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导读〓


【封面新闻】央媒报道临颍

○我市举办“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

【检察天地】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部门座谈会 一体抓实“三个管理”赋能检察业务工作提质增效

【漯河园林】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

【漯河城事】我市推出清明祭扫专线

【国内】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关注】网络“大V”司马南偷税被罚超900万元

【社会】女大学生失联后遗体被发现,高校通报

【博览】春分前后 赏拍悬日和黄道光正当时

【健康知识】全国爱卫办推荐成年人晚上10至11点入睡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央媒报道临颍

-------------

3月19日,《经济日报》三版报道我市临颍县。


全文如下:


盘活土地促增收


水龙头一开,汩汩清水很快流进铺设在洋葱两旁的滴管里。不一会儿,100多亩洋葱就“喝”上了水。这两天,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巨陵镇娄庄村的洋葱遇到了旱情,村民娄纪伟正在地头浇水。


娄庄村既无特色产业,也缺劳动力,超半数人口常年在外务工。村内唯一的资源就是耕地。如何实现农民、集体双增收?


“去年,我们和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村集体在农户中流转300多亩耕地。没想到光种植洋葱这一项就进账40多万元。”娄庄村党支部书记娄学伟告诉记者。


去年年初,娄庄村通过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对闲置耕地进行统计测量,在综合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土地流转实施方案。最终,农户将土地流转至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调配、经营主体统一种植。此举打破了以往村民个人流转土地的传统模式,既保障了村民权益,又增加了村集体收益。


娄学伟掀起地膜,拨开土壤,一个个新芽在土豆块茎上破皮而出。“这些种子都是公司提供的。水肥等管理技术全部由公司负责。”娄学伟说。


这两年,娄庄村村集体与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建立“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先后建设新型反季节温室大棚50多个,其中经营主体有偿雇用农民参加耕、种、管、收等农事活动,实现了集体、农户和经营主体多方共赢,先后带动1000多名村民就业。


“土地交给村集体,大家放心。每年的租金一分不少,还能拿到分红。”村民娄季栓告诉记者,前两天,他凭借自家的3亩多耕地转包给村集体领到了不少分红。


如今,村集体有了收入后,娄庄村先后投资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停车场等,还利用村内历史文化资源建成占地2000平方米的村民娱乐广场,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游玩。(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甫)


我市举办“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

-------------

3月21日,我市在双汇广场举办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振甫,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宋耀生,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疾控局专职局长宋孟刚,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齐昕辉,源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齐琳,源汇区政协副主席、卫生健康委主任刘亚利,市传染病医院党支部书记李宏超、院长安利军等参加。


宋耀生致辞。他表示,面对结核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绝不能有丝毫懈怠与放松。要织密筛查网络,扩大重点人群主动筛查覆盖面,提升防控精准度,确保“早发现、早干预”。要强化治疗保障,发挥市结核病防治所、传染病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用,综合医疗机构专业优势,完善“定点医院—社区—家庭”三级管理模式,优化结核病精准诊疗流程,让患者“治得起、治得好”。要深化全民参与,全面开展结核病防治宣传“五进”活动,营造“人人知晓、人人预防”的社会氛围,有效遏制结核病的流行与蔓延。


王振甫表示,要建立卫健、教育、民政等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协同治理体系;要夯实基层基础,建立患者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成功治疗率,打造全周期服务模式;要凝聚社会共识,给予结核病患者更多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培育良性社会生态;要创新活动形式,围绕宣传落实《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把“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与常态化宣传相结合,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社会覆盖面。


活动现场,王振甫为我市五支结核病防治网格化管理团队授旗。志愿者代表宣读《漯河市结核病防治倡议书》。


本次活动共有17家医疗卫生单位、200余名医务人员参加,展出宣传版面30余块、条幅20余条,发放宣传折页、宣传画册等宣传材料1万余份。医务人员现场义诊700余人次,广场答题活动及现场互动、抽奖共发放纪念品40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市民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防治意识。


【检察天地】


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部门座谈会 一体抓实“三个管理”赋能检察业务工作提质增效

-------------

3月21日,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部门座谈会,第一至第八检察部、检察侦查筹备组及案管办部门负责人围绕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作交流发言。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杜永召出席。


会议强调,在业务管理上,要突出事前引领,重在发挥统筹指导作用。要定期召开业务调度会,对每个县区院、每个条线、每项业务等进行整体评价、质效评价,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弱项短板。同时要聚焦案件办理中的“依程序办案与依职权监督的案件结构比”“依程序移送、依申请受案与主动发现的案源结构比”两个重要指标进行实时评价,推动检察业务均衡发展。在案件管理上,要突出事中管理,重在全流程管控。对照正负面清单,积极提高正面评价指标,有效降低负面评价指标。要对案件办理进行全流程管控。围绕13项深化治理任务,认真对照、全面梳理、及时整改。要加强对办案过程中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和管控。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全科检察官、业务尖兵、领军人物、优秀办案团队的培育,为案件办理奠定坚实人才基础。在质量管理上,要突出事后评价,重在案件质量评查。认真落实高检院“每案必检”“每案必查”要求,谋划出台案件质量评查办法,丰富评查方式,并将查出的优质案件,瑕疵、不合格案件进行公开质效展示。要注重评查结果运用,将案件质量评查结果作为评价检察官办案业绩的重要依据,纳入检察官考核管理体系;同时在评查过程中,发现承办检察官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要移交检务督察部门严肃追究责任,以管理倒逼责任落实。


会议要求,要积极推动检察长和检委会的业务决策管理、办案部门和办案组织的自我管理、案件管理部门的专门管理、检务督察部门的司法责任管理、政工部门的干部人事管理,努力实现“五大管理主体”协同联动、“管案”与“管人”有机衔接。要将一体化抓实“三个管理”的具体措施形成制度性、规范性办法,以建章立制促长治长效,引领和保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黄鑫迪)


【漯河园林】


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

-------------

3月21日,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该中心党委书记王星主持会议,主任高云作总结讲话。


会议强调,2025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百园建设细筑绿景,抓住城市更新机遇,扎实推进百园建设,花化彩化和拆墙透绿等项目建设,拓展绿色公共空间。二是苗木补植增添翠意,开展苗木补植,有针对性解决黄土裸露、缺株断档等问题,维持绿化面积,提升绿化效果;三是对标星级精管护绿,继续开展行道树专项修剪,维护园林设施、清理绿化死角、打击毁绿行为。四是飞絮防治守护环境,制定长效工作机制,做好杨柳飞絮长期防治;五是深耕科研赋能园林,以科研课题为抓手,研判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方向,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专长,全方位锤炼专业人才队伍。六是压实安全速应险情,完善应急体系,统筹做好应急安全工作,及时高效处理突发险情,守牢安全底线。七是强化公园长效管理,全面做好人民公园的园区环境治理与安全管理、野生动物救护、流浪犬收容等工作,为市民打造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八是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围绕当前园林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制定2025年教育培训计划,提升干部职工综合能力。九是党建引领激活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政治生态,为各项事业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纪律保障。(魏琳)


【漯河城事】


我市推出清明祭扫专线

-------------

3月20日,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广大市民清明节祭扫,市民政局联合市公交集团开通“清明节祭扫公交专线”,免费提供换乘公交车服务。


专线运行时间为3月29日至4月4日,每天8:00~11:30;运行路线为解放路与樟江路交叉口至卧龙公墓(往返)。市民乘车地点分别是解放路与樟江路交叉口西北角加油站、龙凤公墓和卧龙公墓。(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齐国霞)


【国内】


清明假期首日火车票今起发售

-------------

今年清明假期为4月4日至4月6日。按照火车票预售期15天计算,假期首日火车票从3月21日起开始销售;4月6日返程火车票于3月23日开始销售。通过12306购票的旅客,可以提前登录网页,进行信息预填,12306系统早上五点开始启动,旅客预填信息后,可以随时关注各地车站起售时间,及时提交购票信息。(央视新闻)


【关注】


网络“大V”司马南偷税被罚超900万元

-------------

3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司马南偷税案件处理情况。前期,税务稽查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大V”司马南涉嫌偷税,依法对其开展立案检查。经查,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62.43万元。此外,其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等方式,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该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司马南及其实控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6.94万元。(央视新闻)


【社会】


景德镇警方通报多名游客手机被偷

-------------

近期,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陶阳新村、长虹金域等地发生多起手机被扒窃案件。3月21日,当地警方通报称,此事系一外省流窜至景德镇作案的扒窃犯罪团伙所为,已抓获团伙成员2名,目前案件相关侦办工作正在进行中。(中国新闻网)


女大学生失联后遗体被发现,高校通报

-------------

3月21日,湖北大学发布情况通报:学校于2025年3月18日获悉,商学院学生张某某自3月14日(周五)傍晚外出后失联。学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学生家属,启动应急处置机制。3月21日零点20分,接警方通报,在学校附近某水域发现一具女尸,经勘验,确认系学校失联学生张某某,初步排除案件。(湖北大学)


【博览】


春分前后 赏拍悬日和黄道光正当时

-------------

3月20日是春分节气,此时节,阳光柔暖,东风含笑。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春分前后是赏拍悬日和黄道光的好日子,感兴趣的公众不要错过。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春分当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日出日落的方向也几乎在正东与正西方。如果当地有方向很正的东西向街道,那么就会在早上看到太阳从街道东边冉冉升起,傍晚从街道西边徐徐落下,这种场景被称为“悬日”。 有过多次拍摄悬日经历的北京市天文摄影爱好者王俊峰告诉记者,悬日拍摄对时间和地点的要求较为苛刻,春分当日或前后几天、笔直的东西向街道、合理的拍摄点位以及一个能观赏到太阳的天气,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春分当日,一抹绚烂的黄道光会现身日落后的西方天空。黄道光指的是日出前或日落后沿黄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两侧出现的锥体状的微弱光芒,一般认为是由行星际物质对太阳光的散射造成的。在赤道附近四季可见,中纬度地区在春季见于黄昏后西方天空,或在秋季见于黎明前东方天空。


“黄道光的观赏对于天气和环境要求很高,必须在天气晴朗、无月光和光害干扰且空气干净的黑暗环境下才能看到,不过更多的情况下在相片中更为明显。今年春分当日恰逢新月,是欣赏黄道光的好时机,喜欢天体摄影的公众可在日落后1小时~2小时尝试观测或拍摄。当然,拍摄黄道光不限于春分当日,前后几天也都可以。”修立鹏说。


【健康知识】


全国爱卫办推荐成年人晚上10至11点入睡

-------------

全国爱卫办18日发布《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推荐成年人晚上10至11点入睡,早晨6至7点起床,其中老年人可早晨5至6点起床。


此信息及释义提出,不同年龄段人群所需睡眠时长不同,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0至13小时,中小学生8至10小时,成年人7至8小时,老年人6至7小时。


根据此信息及释义,良好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根据此信息及释义,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以及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保持良好睡眠。应避免熬夜、睡前饮酒喝茶,晚餐不宜过饱过晚,睡前尽量不要刷手机。(新华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本报免费赠阅,您接收本报不会产生任何费用。感谢您阅读本期手机报!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王宁

编委:包向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