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政务

舞阳县:科技赋能春管 田野拥抱智慧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3-26 来源:

3月23日,位于舞阳县姜店乡大王村的舞阳县田园先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300亩地如铺上了绿毯,小麦长势良好。该合作社理事长王朝锁告诉记者:“我们在给麦田灌溉的同时,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把肥料同步施到田里,使小麦田间管理变得更轻松。”

目前,我市小麦正处于起身拔节期。舞阳县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利用智能农情监测技术,加强田间苗情、墒情监测,科学指导农民开展小麦田间管理。广大农民紧抓农时,积极投入春管工作。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一派忙而有序的劳动景象。全县小麦一类、二类苗占比高于往年。

2023年,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王朝锁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和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他将300亩玉米每亩增加2000株(每亩播种6500株),亩产达1092.81公斤,创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单产历史新高。

王朝锁把农户的耕地集中起来,发挥合作社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势,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实现了增产增收。尝到了“甜头”的大王村村民及周边村民纷纷要求将农田耕种全部交给舞阳县田园先锋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今年,该合作社托管土地3000多亩。

近年来,舞阳县把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抓手,按照“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环境生态化”的总体要求和“投、融、建、运、管”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今年将争取实施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姜店乡、九街镇、马村乡、孟寨镇、吴城镇、辛安镇6个乡镇的50个行政村;持续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依托莲花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兴舞农业服务公司等,托管土地6.4万亩,提供“耕、种、管、收、加、储、售”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

此外,该县还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广泛运用5G、云计算、物联网、智能传感等信息技术,逐步探索智慧农机、实时气象、田间监测等智能生产管理模式,全面推广无人机飞防作业,增加舞阳县农机云指挥调度平台入网机具数量,推动北斗导航等技术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

舞阳县还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科研支撑、农户受益”的多元推广体系。政府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制订推广规划、出台相关政策;企业作为技术和产品的提供者,负责新型农机具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科研机构提供技术研发和创新支持,为新技术的适应性改良提供支撑;农户通过参加培训、示范推广等活动,享受新技术、新机具带来的实惠。

舞阳县农业现代化吸引了一批懂管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人才返乡创业。2024年,舞阳县遴选75户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示范带动周边群众提升科技种植水平;组建种植业专家服务团,集中培训农民700余人。一系列举措为舞阳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为加快建设“三强三美”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舞阳作出了新的贡献。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宜书 孙   震

校对 刘亚杰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