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闫寒飞:艾草田里的追梦人

4月4日清晨,郾城区裴城镇宋岗村、坡刘村的田野笼罩在薄雾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艾草清香。禾润家庭农场、河南艾禾润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闫寒飞蹲在田间,手指轻拂过一株艾草的叶片,露珠顺着叶脉滚落。“这一茬长势不错,月底就能收割了。”他笑着对身旁的村民说。这片3000亩的艾草基地不仅是他的事业版图,还承载着一名退伍军人扎根农村、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梦想。
2000年,闫寒飞脱下军装,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冲锋”。在南方打工期间,他干过销售员、店长,但心里总惦记着家乡。2018年,他毅然返乡,拿出全部积蓄成立禾润家庭农场,在450亩土地上种下风景树,又在林下套种艾草。
“当时村里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种艾草。”闫寒飞回忆说,为了说服村民,他带领大家去南阳考察艾草产业。看到一捆捆艾草变成足浴包、艾条并卖出高价时,乡亲们激动了。第一年,他试种200亩艾草,亩产收入超过3000元。村民李德宁掰着手指头算账:“艾草一年收三四茬,公司包销路。俺还能去车间卷艾柱,一天能挣80块钱哩!”
“这里面掺了艾绒,助眠效果特别好,回头客很多,网上卖得也不错。”在产品展厅,闫寒飞拿起一款艾绒被向记者介绍。
2022年,闫寒飞成立了河南艾禾润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入现代化设备,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并与漯河医专合作研发新产品,注册品牌“萱瀹本草”,针对年轻人推出便携艾草贴、香薰膏、微型艾柱。此外,该公司还是漯河医专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训练基地。
走进位于郾城区裴城镇宋岗村的河南艾禾润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在加工车间内闻到浓郁的草药香,眼前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自动提绒机轰鸣运转,工人们正将艾草粉碎、筛绒、装袋;隔壁仓库里,足浴包、艾草枕被打包,快递单上显示着发往北京、上海的地址。“去年我们仅网上的销售额就有200万元。”闫寒飞语气中透着自豪。
“老闫,我家艾草叶尖发黄,你快来看看!”挂掉村民电话,闫寒飞立刻骑上电动车赶过去。地头,他捏起一撮土搓了搓,判断是施肥过量,随即开出“药方”。这样的场景已成常态。他定期组织培训,将种植技术编成顺口溜:“春追肥、夏防涝,收割要赶露水消。”如今,周边农户种植的艾草已达3000亩,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
在闫寒飞看来,艾草的价值远不止经济收益。村道旁,曾经的荒地上艾草成行,既美化了环境,又为村集体创收。2023年,河南艾禾润艾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郾城区裴城镇宋岗村共建经济体,整理出村道两边可用闲置土地,让困难家庭参与种植。
4月4日,在位于市区洋河路的一家古法艾灸馆内,记者看到前来理疗的顾客络绎不绝。“这是我开的第一家艾灸馆,前不久在新乡又开了一家。”闫寒飞指着墙上的人体经络图说,“艾灸疗法绿色、安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我准备在市区多开几家加盟店,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服务’的跨越。”
闫寒飞介绍,他计划聘请中医专家对艾灸师进行培训,为顾客提供更高质量的艾灸服务。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子恒
校对 冼 薇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