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走心更暖心!源汇区总工会“小驿站”激活服务职工“大能量”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4-10 来源:

在源汇区开源河上街景区有这么一个地方,“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急能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这里便是位于河上街景区内的“工会爱心驿站”。该“工会爱心驿站”于2024年7月启用,室内面积60平方米,日常安排专人负责管理驿站,自启用以来相继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热情周到贴心的服务受到户外职工的一致称道。

1744275066133.jpg

建设“工会爱心驿站”只是源汇区总工会服务广大职工的众多务实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漯河市源汇区紧扣户外劳动者的现实需求,以多种形式增强“工会爱心驿站”的吸引力、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晓“工会爱心驿站”、走进“工会爱心驿站”,享受“工会爱心驿站”的贴心服务,确保把工会驿站建好管好用好,使其真正成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工会工作的“宣传站”、为民办实事的“服务站”。


精准聚焦需求 匠心雕琢温馨家园


城市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户外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带着对劳动者的深切关怀,源汇区总工会开展了深度调研之路。通过与一线劳动者面对面交流、实地勘察工作路线、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精准锚定需求痛点,开启“工会爱心驿站”的建设大幕。

老街街道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仿若闹市中的宁静绿洲。踏入其中,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智能饮水机随时供应冷热纯水,微波炉瞬间唤醒温热美食,充电插座整齐排列确保电子设备不断电,急救药箱为突发状况保驾护航,各类书报杂志则为心灵送上精神滋养。舒适的休息区摆放着柔软坐垫的座椅,让疲惫身躯得以舒缓放松。一位资深快递员谈及此处满是动容:“过去累了只能在路边歇歇。现在爱心驿站就是咱的‘第二个家’,暖心又便利。”

源汇区总工会更以人文视角精研细节,部分驿站特设职工书屋,涵盖技能提升、文学艺术、时事新闻等多元书籍,劳动者休憩间隙可畅游知识海洋,于点滴间提升自我,实现从“体力补给”到“精神给养”的跨越。


创新赋能服务 澎湃城市温暖暖流


硬件筑牢根基,服务注入灵魂。源汇区总工会以创新为笔,绘就职工驿站的温情新画卷。

“源汇小哥”红色驿站作为行业服务先锋,突破传统服务边界。这里实行 24 小时不打烊运营,免费饮水、舒适歇脚只是标配,更有专业工作人员化身“贴心管家”。美团外卖站长史克龙分享道:“日常工作中,车辆抛锚、电池亏电是常事。驿站工作人员总能第一时间联系维修、协调充电,解我们燃眉之急,让配送之路无忧。”

同时,源汇区总工会还将健康关怀、人文慰问融入驿站日常。定期邀请医疗专家开展义诊,量血压、测血糖、讲解职业病防治知识;逢年过节,爱心企业、志愿者汇聚驿站,送上米面粮油、保暖用品,让劳动者感受尊重,收获归属感。


凝聚多方合力 共筑共享美好未来


职工驿站的茁壮成长,源于源汇区总工会的牵头引领,更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携手奋进。

街道社区扎根基层,发挥地缘优势。工作人员化身驿站“守护天使”,每日巡检设施、补充物资、清洁环境,确保驿站正常运转;还组织文化活动,端午包粽子、中秋话团圆,拉近邻里距离,让驿站洋溢烟火气。志愿者们踊跃投身,课余、闲暇时段到驿站帮忙,辅导功课、协助登记、陪聊解闷,为驿站添彩。

据了解,现阶段源汇区总工会已成功筹建6家星级爱心驿站,累计服务职工群众15000余人次。

源汇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工会爱心驿站’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的职工受益。同时,也希望通过‘工会爱心驿站’这个平台,凝聚起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关爱户外劳动者,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

通讯员 张晓亚  李一烈

校对  许璐瑶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李玉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