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瓜变金瓜 致富顶呱呱

农户正在采摘吊瓜。
■文/图 见习记者 李沛真
“你看,我们的吊瓜长得多好,又脆又甜,好吃得很。”4月23日,在召陵区万金镇唐桥村的西瓜大棚里,农户手捧着吊瓜开心地说。
“我们4月15日开始采摘头茬吊瓜,还将采摘第二批和第三批,总产量600多万斤。”唐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敏军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采摘下来的吊瓜被运往唐桥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里,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称重、分拣、包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来自沈阳的西瓜经销商张天才与唐敏军已合作两三年,今年他订购了两万多斤吊瓜。“唐老板的吊瓜口感好、品质优、价格合理。以后,我们还将继续合作。”张天才说。
2009年,做建材生意的唐敏军想就近做点事。经朋友推荐,他将目光投向了吊瓜种植。
“刚开始种了40亩,搭了12座大棚,亩产量4000斤左右。”唐敏军告诉记者,起初,由于他不懂技术,对病虫害防治知识了解得不多,吊瓜的产量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从北京请来技术员负责田间管理。技术员指导他通过嫁接等方式,解决了蔓枯病、叶枯病等问题。如今,吊瓜的亩产量提高到了8000斤左右。
吊瓜的产量上来了,怎样卖成了困扰唐敏军的问题。“刚开始卖不出去。消费者看到吊瓜以为没长熟,我就切开免费让他们尝。”唐敏军说,由于他种植的吊瓜品种糖度高、味道好,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种吊瓜的农户越来越多。
2011年,唐敏军成立了唐桥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规模化种植、销售吊瓜。如今,唐桥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有120多户,种植西瓜约1200亩,搭建西瓜大棚约400座。
唐桥村村民唐四海2011年加入了合作社。他的大棚从当初的2座增加到如今的10座。“一亩地能有一万多元收入。”唐四海说。
唐桥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建了育苗基地。“每年,我们1月育苗,生产旺季用工量达四五百人,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唐敏军说。70多岁的村民彭玉说:“我在这里干了四五年了,每天能挣5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