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非遗传承 漯在其中 | 首月非遗展演赢得满堂彩 ——我市首届非遗展演年四月“传武沙澧”活动综述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4-27 来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心意六合拳、八卦掌的传承人,表演武术套路、讲解拳法;来自我市及周边市的散打青少年登上擂台,展示风采、争夺擂主……多项文旅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带火万达广场商圈。

4月5日,我市启动首届非遗展演年活动。四月份的“传武沙澧”主题活动,让市民进一步了解我市非遗项目,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营造出全社会关注、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非遗展演 精彩纷呈

4月26日上午11时,在漯河万达广场一楼,漯河市首届非遗展演年四月“传武沙澧”活动第四场展演开始。在活动现场,一楼至顶楼,满是观看的市民。舞台上,非遗展演精彩纷呈;舞台下,众多市民频频点赞。

市民孙先生一家四口看得入了神。他说:“上周六我们一家人逛万达广场时,了解到每周六都有非遗表演。今天,我们一家人专门从沙北过来看非遗展演。特别是我6岁的儿子,看到台上教动作,不由自主地伸胳膊踢腿。以后每周都能看到非遗表演,真是太棒了!”

“我觉得举办这样的活动很好,能让更多人认识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同时,这样的活动也大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市民张先生说。

心意六合拳是我市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心意六合拳第九代传承人、河南省心意六合拳研究会副会长、漯河市心意六合拳研究会会长、漯河市武术协会主席李建鹏和习练者一起展示心意六合拳。他们眼神坚定,随着一声声低沉有力的吼声挥舞双拳,让人看了不禁热血沸腾。

“4月5日至今,我们师兄弟和弟子们多次登台,让更多人看到了我们习练心意六合拳的心意把、十大形、四把捶等套路,激发了大家习武的热情。”李建鹏说,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增强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武术、练习传统武术。

李建鹏说,希望更多人一起传承弘扬中华武术,为健康中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漯河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漯河市梁氏八卦掌研究会会长、漯河非遗八卦掌传承人赵伟超,4月的每个周六都在“八卦掌小课堂”为市民仔细讲解八卦掌,让更多人对八卦掌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4月每个周六下午在万达广场举办的“风云擂”2025传统武术擂台赛(青少组),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观看。通过武术擂台赛,更多的人了解了搏击运动。

文旅融合 打造消费新场景

记者注意到,4月每个周六,也就是非遗展演活动举行当天,漯河万达广场无论是服装专卖店、饭店,还是电影院、苏小荷超市,都人流如织,生意相当火爆。

4月26日中午,漯河万达广场三楼米村拌饭小吃店内座无虚席,门外排起了等候的队伍。米村拌饭小吃店负责人高兴地说:“看到顾客络绎不绝,我真切地觉得非遗展演活动为万达广场带来了不小的客流量。”

漯河万达广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尤其是非遗展演活动,既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促进了消费,取得了双赢的结果。漯河万达广场将积极配合相关单位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探索“商业+文化”创新模式,以全新姿态拥抱消费者。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届非遗展演年活动不仅让非遗薪火代代相传,还秉持“文化点亮城市、产业彰显特色、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理念,创新开辟“文商旅创”四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路径,培育了“以文聚客、以商承文”的消费增长极,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记者了解到,首届非遗展演年活动以“非遗传承 漯在其中”为主题,坚持“年轻化表达、时尚化演绎、沉浸式体验、数字化传播”的工作思路,每月聚焦一个非遗篇章,倾力打造9个主题篇章。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齐国霞

校对 冼   薇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玉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