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临颍县城关街道“33767”工作法 凝聚基层治理“政”能量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5-07 来源:

在临颍县城关街道的街头巷尾,活跃着这样一群兼职网格员,他们是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收集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资源汇聚的“协调员”、民主决策的“参谋员”、更是基层治理的“智囊团”、成效转化的“监督员”这七类角色。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践行者,城关街道创新推行“33767”工作法(三级平台、三项机制、六项实效、七种方法、七类角色),将22名政协委员精准嵌入56个社区网格,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协搭台、网格聚力、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让协商议事在“家门口”落地生根,为城市治理注入“政协智慧”。

一、三级平台沉到“家门口”,搭建协商议事“新阵地”。 

“以前有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多种资源就在网格里,大事小事都能商量着办!”老城社区居民的感慨,折射出城关街道协商平台下沉的实效。街道以“五基四化”为抓手,构建“街道政协协商议事中心—社区有事好商量平台—网格微协议事厅”三级立体协商体系,将政协委员工作室建在社区、协商触角延伸到网格。在老城社区,政协委员与网格员联合设立“微协议事厅”,每月5日、15日、25日固定开展“委员接待日”,累计接待群众咨询120余人次,调解物业纠纷、邻里矛盾20余起。“现在居民遛弯儿就能来反映问题,委员现场记、现场办,效率特别高。”社区网格员王大姐说。为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街道创新“3+X”协商架构(政协委员+社区主任+网格员+N方代表),开通“委员直播间”线上协商平台。在“老旧小区改造”专题协商中,通过“云上议事厅”收集群众意见16条,推动增设电梯、加装充电桩等8项建议落地,转化落实率达82%。针对上班族参与难问题,鼓楼社区推出“夜间协商会”,委员们利用下班时间入户走访、现场办公,让“上班族”也能参与社区事务,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协商就延伸到哪里”。

二、委员履职嵌入“微网格”,锻造基层治理“尖兵连”。 

“张委员帮我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排水难题,现在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积水了!”提起政协委员张律师,颍昌社区居民竖起大拇指。城关街道推行“季主题协商、月网格议事、周民情恳谈”机制,在颍昌社区,政协委员牵头组建“企业服务联盟”,通过“网格走访—收集诉求—协商对接”流程,为颍昌社区企业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12个,促成就业签约156人次。同时,注重“六个一”工作实效,通过每月1次理论学习、每季度1次大走访、每调解1起重大纠纷后1次经验交流、调解成功后1次回访、每半年1次专题调研、每年1次民主监督,让委员履职有章可循。为提升治理专业化水平,街道实施“协商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委员与社区干部“结对帮带”,开展模拟协商、案例研讨等实训活动20余场。老城社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建立“专家智库”,邀请法律、规划等领域委员组成专业团队,在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项目中提供技术论证12次,推动“空中飞线”整治等民生工程提前45天完工。

三、七种方法破解“千千结”,柔性治理彰显“政协温度”。在城关街道的网格里,政协委员们化身“解铃人”,创新七种调解方法,让“法、理、情”在基层治理中深度融合, 

一是分层调解法:针对邻里“面子之争”,鼓楼社区委员与网格员先“背靠背”单独疏导情绪,待双方冷静后再组织“面对面”协商,成功化解10余起因停车位、噪音引发的纠纷。二是法理融合法:颍昌社区委员在调解家庭财产纠纷时,既讲《民法典》相关规定,又援引“家和万事兴”的传统美德,促成兄妹达成和解协议,实现“案结事了心亦安”。三是多元联动法:迎宾社区委员联合公安、司法、物业等部门,邀请当事人信任的老党员、乡贤参与调解,成功化解一起持续3年的物业与业主矛盾。四是实事化解法:老城社区委员协调住建部门为无物业小区安装路灯32盏、疏通下水道15处,用“办实事”消除矛盾根源,群众满意度达98%。五是柔性疏通法: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委员们先耐心倾听宣泄,再以“拉家常”方式剖析利害,成功调解多起扬言“要上访”的纠纷。六是情感调解法:在婚姻家庭矛盾调解中,委员们通过上门走访、亲情连线等方式,唤醒当事人情感联结,促成20余对夫妻重归于好。七是正向激励法:委员们及时肯定当事人的进步,如在鼓楼社区邻里纠纷中表扬某居民“主动让步显大气”,以正向激励推动矛盾化解,培育社区和谐氛围。

   四、三单机制打通“最后一公里”,协商成果转化“落地有声”。为避免协商“只议不决”,街道探索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效清单”三单式督办机制,对协商事项实行闭环管理。在鼓楼社区“空中飞线”整治中,通过明确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和验收标准,推动23条背街小巷线缆规范入地,提前45天完成整治任务,被居民称为“看得见的协商成效”。 数据显示,自“网格+政协”工作法实施以来,城关街道调解成功率达95%,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同比提升18%。政协委员下沉网格,不仅让“有事好商量”成为基层治理常态,更构建起“小事网格办、大事协商办、难事联动办”的治理新格局。

从“网格吹哨、委员报到”到“协商在一线、服务零距离”,城关街道的实践证明,政协力量下沉社区网格,既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随着“33767”工作法的深化拓展,政协智慧将持续赋能网格治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政”能量。

通讯员 杨丽丽

校对 冼 薇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