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源汇区:打造零工服务体系 赋能灵活新就业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5-09 来源:

“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考虑到我家庭情况,给我找了个摊位可以晚上卖油馍、菜馍来补贴家用,让家里也减轻了不少负担。”在八一路零工驿站工作人员帮助下成功就业的关艳丽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为破解群众就业难、企业招工难两大难题,源汇区积极践行就业是最大民生的服务宗旨,以零工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以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就业平台小切口,推动服务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大变化,打通充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奔赴”,助力开创源汇高质量充分就业新局面。

聚焦零工需求“搭平台”。按照“零工聚集在哪里,网络就延伸到哪里,驿站就建设到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和“需求导向、因地制宜、规范专业、融合高效”建设要求,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综合考虑全区就业人群结构、产业行业分布等情况,采用“政府主导+社区运营”模式,创新实施“12345”工作法:“1”是指紧盯灵活就业人员就业一个主线,提升辖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率;“2”是指“线上+线下”双引擎同向发力,线上通过抖音、公众号、应用APP小程序等实现企业发单、零工接单的“网约式”匹配,线下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主动精准对接,提升人岗适配度;“3”是指三个及时,信息采集发布及时、数据更新及时、联系对接及时,致力于让零工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4”是指四个到位,宣传报道到位、服务保障到位、培训指导到位、跟踪回访到位;“5”是指抓好调查摸底、试点先行、全面推广、示范带动、品牌打造五大环节,确保零工驿站能够延伸到家门口,覆盖到各行业,满足到各类人,真正实现“零工小驿站,服务大民生”,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

聚焦规范管理“优服务”。坚持统一建设。本着“统筹推进、合理布局、灵活高效、优化服务”的原则,加快推进服务规范、功能完善的零工驿站建设,推动全区零工驿站实现“四统一”,即:统一建设目标、统一场所名称、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服务功能。明确“5+N”功能定位,“5”是就业加油站、培训充电站、政策咨询站、风险保障站、劳动维权站,“N”是扩展N项如设置劳动者休息站、手机充电站、应急药品站等便民化功能,真正让各类就业群体在辖区开心创业、舒心就业。坚持因地制宜。结合社区市场行业、地域、用工求职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创新运用“365”工作法,以服务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户外劳动者三类群体为重点,提供求职登记、岗位发布、创业指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六项服务,不断完善信息收集、平台搭建、跟踪反馈、矛盾调解、联动服务等五项机制,为群众创业就业保驾护航。坚持高标管理。实行区人社部门就业股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网格员三级联动工作模式,统一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以帮你办、指导办等方式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服务、职业指导服务、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信息推介服务等,帮助求职者和企业实现精准对接,形成“企业派单、居民点单、驿站送单”的服务链条和送工机制,确保在“零工驿站”用工放心,零工就业安心、群众寻岗省心,实现了就业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聚焦精准帮扶“促就业”。“点对点”供需对接。坚持线上线下同向发力,运用“党建+互联网+就业创业”模式,以五星支部建设为抓手,开发“AI源小智”应用APP程序,动态更新监测企业招工信息和零工从业信息,精准掌握劳动者就业需求,定期汇总分析求职人员信息、招聘岗位信息、匹配结果信息等相关数据,动态匹配求职和招工对接信息,实现“掌上”揽活招工,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不打烊的24小时线上服务。通过社区就业服务站、创客空间等平台,定期开展社区微招聘,目前已帮助1000余名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订单式”职业培训。依托“源汇人社之家”、社区微信群等平台和社区网格员,定期对高校毕业生、宝妈、退役军人、就业困难等重点人群进行走访,收集培训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就业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在零工驿站免费开展养老护理、缝纫、烹饪等专业(工种)培训。今年以来,已开展技能培训4班次,培训灵活就业人员400余人。“零距离”劳动维权。联合工会、妇联等部门,开展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专项行动,在零工驿站设立“一站式”维权服务专区,现场提供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政策宣传等服务,切实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目前,提供维权服务咨询80余人次。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零工驿站8个,今年以来,发布招聘岗位信息800多条,完成求职意向咨询登记500余人,帮助辖区300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实现就业。

通讯员  岳世玉  刘芳志  周凡莉

校对:李    鑫

统筹:周鹤琦

审读: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