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专家田间支招防范干热风

5月12日,在舞阳县莲花镇大赵村的一块麦田里,应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之邀,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漯河综合试验站站长,市农业科学院首席植保专家,省、市优秀科技特派员李世民向农民传授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当前正值小麦灌浆关键期,也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时期。根据气象预报,我市未来数天受持续高温晴热、少雨多风天气影响,干热风灾害风险增大。
“干热风发生的标准是日最高气温高于32℃、14时相对湿度低于30%或25%且风速为三级以上。它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大劲敌,常常在小麦灌浆成熟的关键期袭来,高温、低湿、大风的特点让小麦的蒸腾作用加剧,水分大量蒸发,导致小麦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小麦大面积减产。”李世民一边察看小麦的长势,一边向农民讲解灌浆期小麦管理的要点,指导农户合理适时浇好灌浆水、酌情浇好麦黄水,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小麦生长的水分需求,同时提醒大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预防,可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营养液、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增强小麦抗逆性等方法,统筹防治病虫害、防范干热风和早衰,降低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
李世民建议村民对墒情不足的麦田,在最近的10天内适量浇水,既提升空气湿度、降低冠层温度,又可有效防范干热风,但要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烂根早衰和后期倒伏。
“我们送给村里的这些药物可以打100余亩麦田。”李世民结合带来的药物详细讲解了用法用量。“我们马上组织人员喷洒。”大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连会说。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勇睿
校对:李 鑫
统筹:周鹤琦
审读: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