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南:用青春守护“夕阳红”

2023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基本养老服务事项。目前,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截至202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55.1万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即日起,本报开设《聚焦养老一线》专栏,记者深入养老机构、社区养老中心、老年群体等,聚焦我市养老服务行业,讲述一线护理人员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和老年人生活中的琐事、趣事,展现我市养老服务发展的成果。
“宋姨,今天身体咋样?有没有开心事跟我分享?心里要是有啥不高兴的事,随时都跟我说呀。”5月19日,在漯河万安老年公寓,身着工作服的护理员王晓南轻轻蹲下身子,微笑着与老人拉家常,眼神里满是关切。
1991年出生的王晓南原是单位的会计。2023年,养老服务行业面临用人短缺困境,急需年轻力量补充。此时,王晓南主动报名转岗竞聘一线护理员,开启了自己的职业新篇章。
“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对老人有特殊感情。看到转岗竞聘的消息就想着试试,也挑战一下自己。”王晓南回忆。此前在财务科工作时,她细致耐心的服务态度已赢得许多老人的喜爱。这份经验也成了她投身养老护理行业的重要动力。
转岗初期,王晓南压力倍增。“体力还行,但心理负担比较重。”她坦言,从零开始学习基础护理知识,尤其是怎样照顾失能失智老人——他们生活无法自理,情绪又常不稳定。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考验耐心与细心。为此,她向前辈虚心请教,逐步积累经验。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护理需求越来越大。我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王晓南坚定地说。
在日复一日看似琐碎的护理工作中,王晓南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有一位赵阿姨,儿女送来食物后她一边把苹果塞到我手里,一边叫我‘好闺女’。那一刻,我心里特别感动,再累也觉得值了。”王晓南笑着说,看到老人们在她的照顾下身体状况慢慢好转、脸上重新露出开心的笑容时,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王晓南看来,老年护理工作不仅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还要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关爱和陪伴。“很多老人因子女忙碌无暇照看而来到养老院。他们的内心其实很孤独,特别需要有人陪伴。”因此,她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在她看来,有时候老人仅仅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而她愿意成为那个耐心的听众。
培训、上岗、学习……现在的王晓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收获了众多老人及其家属的认可与称赞。但她并未因此停下脚步,而是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养老护理行业发展迅速,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老人。”她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学习前沿护理理念和方法,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养。2024年,王晓南在河南省养老服务技能大赛家政服务员(家庭老人照护)赛项中荣获个人二等奖。
在王晓南眼里,养老护理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体现了社会的温度。“我希望继续在老年护理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更多老人带去温暖和关爱;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养老护理行业,尊重和理解我们这个群体。同时,期待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为养老护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王晓南说。
漯河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赢
校对 李鑫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