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手机报】召陵区西皋东村村民的“抗旱增收账”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6-09 来源:

高级.jpg

★临颍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2025年6月9日 星期一


〓导读〓

【封面新闻】浇水不浇水 亩产相差数百斤——召陵区西皋东村村民的“抗旱增收账”

【出彩临颍】临颍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水韵西城】越南客商到西城区拜访考察

【关注】胖东来曝光39家假直播间!记者调查:部分账号仍在顶风直播

【社会】高考生作弊家长用钱摆平?警方:假的,系摆拍

○日薪500元招聘“野人”,神农架景区:已有近万名意向者

【财经】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进入中国富豪前十

【博览】宋朝的学霸考试前后都吃些啥

【健康】一把花椒一把盐缓解寒湿疼痛

【美食】酿节瓜

【闲情】温情煎饼摊


●漯河手机报每天为您提供本地最新资讯


【封面新闻】

浇水不浇水 亩产相差数百斤

——召陵区西皋东村村民的“抗旱增收账”

-------------

正值“三夏”时节。6月3日,记者到召陵区召陵镇西皋东村采访。


今春旱情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西皋东村今年麦收和丰收之年相比,有的地块确实有所减产,但记者发现有的地块并没有减产,实现了稳产。这差距从何而来?村民周广印的“抗旱账本”给出了答案。


在周广印位于村南的一块1.5亩的承包地里,小麦已收割完毕,麦茬粗壮、密实。“今年浇了两遍水,亩产1200斤。”周广印指着相邻地块说,“老刘家只浇了一次,比俺这块地亩产少了400斤。”翻开周广印的记账本,一笔笔记录清晰:两次灌溉共投入30元电费,这块地增产600斤,按每斤1.19元折算,增收714元,扣掉电费还有684元。


村北的高岗地对比更明显:得益于政府新打的深水井,周广印浇灌一次的地块亩产1000斤,而没有灌溉的邻地仅亩产300斤。“700斤的差距,就是700多块钱啊!”老周粗糙的手指快速点着手机上的计算器,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印证着他的感慨:“农业投入不能省,水就是粮食的命根子。”


同样因为浇水获得稳产的,还有村民吕书铭的3亩麦田。浇了两遍水,60元的灌溉投入,比相邻未浇地块亩产多600斤,增收2000余元。“以前靠天吃饭,现在科学种田。”老吕抹了把汗,指着地头的智能电卡灌溉装置:“插卡就出水,十块钱浇一亩,这账谁不会算?”


言谈中,村民对这几年政府在水利设施的投入很满意。目前,西皋东村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灌溉体系,地头打了很多水井,还配备了完善的配套设备如潜水泵等,尤其是村北高岗地,还打了几口深井,投入很大。农民只需办张用电卡,插上就可以使用,而且费用很低,一亩地灌溉下来,只需10块钱左右。


“光有灌溉设施还不行,大伙儿还得转变观念。”周广印说,目前水利设施已经很完善,使用起来并不麻烦,相邻的地块本来也可以灌溉,但地块的主人因为怕麻烦、觉得不划算等,没有及时灌溉,麦苗稀疏,最后歉收是必然的。


采访结束时已是夕阳西下,收割后的麦田铺满金色的余晖。这个夏天,西皋东村村民用“抗旱账本”写下现代农业的生动注脚——当基础设施遇上科学观念,丰收的答案就写在田间地头。(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左晓艳)


【出彩临颍】

临颍县: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

近年来,临颍县以落实《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为契机,持续发力,不断优化物流发展环境,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为临颍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建设县域物流配送体系,提升物流运行效率。依托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创建成果,积极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利用城乡公交的运力和网络优势,代运代放邮件快件,有效破解农村快递配送成本高难题。


深化物流市场改革,降低制度性物流成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速运输领域资质证照电子化进程,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加强货运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超载车辆上路与正规车辆进行恶意竞争。加大驾驶员安全驾驶培训,保障物流运输安全有序。建立健全价格投诉举报快速查处机制,对物流市场各类违规行为“零容忍”。


强化政策要素保障,降低物流运营成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保障物流企业发展用地。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物流用地项目,优先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并及时调剂,确保物流项目顺利落地。发布老旧营运货车淘汰更新补贴政策解读,同时,上门入户进行政策宣讲,协助企业制定利用政策提升运力运量的方案,激发行业主体的积极性。(张智媛 闫高峰)


【水韵西城】

越南客商到西城区拜访考察

-------------

6月7日,越南VINA NHA TRANG机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阮文黄一行到西城区拜访考察,并召开座谈会。西城区党工委书记谢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建参加。


座谈会上,谢闯详细介绍了漯河市及西城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特色产业定位。随后,双方围绕产业政策及投资环境深入沟通,并就贸易进出口、咖啡产品生产加工相关合作模式进行探讨交流。


【关注】

胖东来曝光39家假直播间!记者调查:部分账号仍在顶风直播

-------------

6月8日晚,零售品牌胖东来在其官方渠道发布了一则“侵权行为曝光台”,点名了39家冒用其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直播间。根据胖东来的公告,大量直播间以“胖冬来线上开通”“品质更好”“6·18补贴”等为名头,非法利用其企业名称进行虚假宣传,意图获取不当利益,对消费者造成了混淆。记者在胖东来发布公告后进行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被曝光的侵权账号在进行直播。


记者观察到,这些被曝光的侵权账号,其直播间的装修风格、背景板设计、主播话术,甚至一些细节处理都非常相似。例如,宣传文案、促销口号以及主播与观众互动的方式也表现出明显的模板化特征。在视觉呈现上,这些“假冒”直播间内使用的字体大小、颜色搭配等细节也基本一致。


这些直播间普遍使用一种“伪装”技巧:背景循环播放预先录制好的胖东来商场内部场景视频,主播则通过抠图技术将自己的人像置于视频前景。这样一来,便能制造出主播在胖东来实体店内直播的假象,容易让观众信以为真。(大河报)


【社会】

高考生作弊家长用钱摆平?警方:假的,系摆拍

-------------

6月8日,网络传播一则视频,视频中拍摄者问“昨天娃儿高考作弊遭发现了,现在是什么心情”,一穿着某民间足球队队服的“家长”回应“花点儿钱把事情了了,具体就不方便透露了”。经公安机关调查核实,视频系摆拍,该球队队员为吸引关注,在某体育公园足球场摆拍相关视频并发布到朋友圈,对话内容为不实信息。目前,该朋友圈视频已删除,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置。(央视新闻)


日薪500元招聘“野人”,神农架景区:已有近万名意向者

-------------

近日,湖北神农架景区招聘“野人NPC”引发关注。据了解,该岗位日薪500元,要求“严禁在游客面前说话,只能‘呜呜呜',接受投喂,喜吃生食优先”。记者从景区工作人员处获悉,此次计划招录16人。目前正通过短视频平台粉丝群征集意向者,已建立超过20个粉丝群,每群500人,累计已有约1万人进群。(新京报)


【财经】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进入中国富豪前十

-------------

6月9日,泡泡玛特盘中股价再创新高,一度涨超3%报253港元/股,最终收盘价报250.80港元/股,市值3368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据6月9日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最新身家已增至208亿美元,超越了融捷集团董事长吕向阳,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0位。就在前一日(6月8日),王宁超越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大河财立方)


【博览】

宋朝学霸考试前后都吃些啥

-------------

十年寒窗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不吃苦哪能鱼跃龙门?不经一夜风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谁的人生不是经过千军万马的争先恐后,经过无数次的考试才能够抵达、上岸,先苦方能心安理得坐享大虾烤串、汉堡披萨。


大宋名相吕蒙正家里贫穷,只能住在寺庙里借读,因为总是蹭饭,人家索性把饭前敲钟改成吃过饭之后的“饭后钟”。高中进士之后,吕蒙正经过漫长的历练成为宰相,每天下班回来,都要喝上一碗鸡舌汤,需费几十只鸡舌。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每天炖鸡舌汤留下的鸡毛鸡骨等堆成一座“小山”,内心悔悟,写下了《寒窑赋》,旨在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那些考前岁月。


还有年少的范仲淹,到清寒的书院中发奋读书,每天熬上一锅粥配上咸菜,为我们留下了“断齑画粥”的励志成语。他用深厚扎实的知识改变命运,一考成名天下知。范仲淹忠君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了班,偶尔和同僚去北宋的五星级餐厅清风楼吃一笼梅花包子。


嘉祐六年(1061),苏轼、苏辙兄弟俩一起报名参加“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制科考试,类似今天的公务员遴选,这个为王朝优中选优拔尖高级人才的考试难度很大。当时在宋朝,只有一个叫吴育的人拿到一个三等考试成绩。为了挑战成功,苏氏兄弟搬到怀远驿专心备考。


苏轼苏辙在怀远驿备考条件十分艰苦,渴了喝水,饿了吃三白饭——白米、白盐、白萝卜。也不局限三白饭,还有藜羹,就是菜汤。许多年后,苏轼给弟弟写诗“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


三白饭加藜羹,助力苏轼、苏辙双双通过制科考试,苏轼自此开启了宦海浮沉的仕途生涯,同时也是一个美食打卡的过程,尤其是京城开封贵族最爱的小肥羊,他能吃到吐。不过茶余饭后,苏轼津津乐道的还是三白饭。


无论怎样,考试都是一张入场券,能够享受人生这场盛宴的人,必定都要经历考试的千辛万苦、千锤百炼吧。(河南手机报)


【健康】

一把花椒一把盐缓解寒湿疼痛

-------------

针对情况:因寒湿引起的疼痛,比如肩膀痛、腰腿痛、膝盖痛、颈椎病、肩周炎等。


材料:20克花椒、10片生姜、20克艾叶、200克粗盐。


制作方法:开中小火翻炒约5~8分钟,炒热之后放在热敷袋里即可。


使用方法:哪里疼痛敷哪里。初次使用建议隔一层薄衣物(避免烫伤),适应后可直接接触皮肤。每次热敷15~20分钟,以局部微微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注意事项:热敷前确保皮肤无破损、红肿或炎症;孕妇腰腹部、皮肤敏感者慎用;若热敷后疼痛加重或出现水泡,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CCTV生活圈)


【美食】

酿节瓜

-------------

材料:节瓜两个(选择个头小点),鲮鱼滑150克,瘦肉50克(带点肥肉),瑶柱2枚,陈皮1瓣、切碎,生粉少许,食盐适量。


做法:所有食材洗净,陈皮浸软刮瓤,瘦肉剁成肉碎,节瓜刮皮后,切做约1.5cm厚的圆圈状并挖出瓜瓤。将鲮鱼滑、瘦肉碎、陈皮搅拌均匀后,酿入节瓜圈中,摆碟。瑶柱需先行浸软后隔水蒸10分钟并撕做细丝。待锅中水沸后,下锅蒸15分钟,将水份倒出,用碗装好,加生粉与盐勾芡。将芡汁兑入瑶柱汤中,浇淋在已蒸好的节瓜圈上,即可。


点评:节瓜,是冬瓜的“兄弟”,实为冬瓜的变种。相较于冬瓜,它的表皮没有“白霜”覆盖,取而代之的是长柔毛,故又有毛瓜之名。节瓜与冬瓜的功效相近,能清热、祛湿、养胃、除烦,但因其个头适中、食用方便,性味平和而更“正气”,也深受“掌勺人”的青睐。(广东省中医院)


【闲情】

温情煎饼摊

-------------

在城市的喧嚣中,总有一些角落以它独有的方式静静诉说着人间烟火故事。


那是小区附近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晨光初照下显得格外温馨。煤气灶上又大又圆的鏊子每日清晨准时旋转起来。


煎饼摊的女主人张嫂总是带着温柔的笑容,在热气腾腾的锅灶间忙碌。她的手艺是时间沉淀下来的艺术,每一铲都恰到好处。面糊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随着她的手腕转动,面糊迅速在鏊子上铺展开来,由液态转为固态,金黄诱人,香气扑鼻。这不仅是一张煎饼的诞生,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市井百态,柴米油盐是人间最美的风景。舀一勺面糊,打一个鸡蛋,涂刷酱料,铺好薄脆,撒满葱花,三两下折好,热腾腾、香喷喷的煎饼果子就做好了,外酥里嫩,每一口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两个加蛋加葱。”“不要辣椒。”每天早晨,这样的对白给这道美食平添了几分生活气息。街上行人大多被美味煎饼吸引,停下脚步,等待那份属于自己的美食。张嫂动作麻利,两个热腾腾的煎饼很快被装进纸袋,递到顾客手中。


我的女儿是这里的常客。每当她跟着我到这里,总是迫不及待地帮忙撑袋子,一双小手小心翼翼地捧着煎饼,眼里满是欢喜,好像手中捧着的煎饼是整个世界的美好。张嫂总是会额外为她加一些黄瓜条,清脆爽口,使这份早餐更加完美。


这个煎饼摊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美食售卖点,更是一个感受生活、发现惊喜的所在。张嫂的煎饼好似有魔力,能够治愈人心,让人们在忙碌与压力中寻得温暖与安慰。


守一煎饼摊,暖胃更暖心。张嫂用她勤劳的双手不仅煎出了美味煎饼,更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煎饼虽小,却能品尝到家的味道。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多么艰辛,总会有一个地方、一个人,用最简单的方式给予生活最真挚的温暖,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依旧无比美好。


温情煎饼摊,暖意满人间。小小的煎饼摊前每天都在上演关于坚守、关于温暖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像一张张热腾腾、香喷喷的煎饼,温暖着每一个顾客,也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漯河这座城市因这份温情而更加美丽。(赵娜)


微信图片_20240628052217.jp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漯河手机报微信:lhmcw0395。


★新闻热线:5616809;栏目合作:13939539719。


★漯河手机报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LHSJB”到10658300;联通用户发送3lh至10655885;电信用户发送“704”至106592066。


漯河日报社荣誉出品


统筹:左小正

编辑:于绍泉

编委:包向杰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