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探索理论宣讲新路径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

“过去群众办一件事要跑多个窗口,现在只需要提交一次材料,剩下的由我们内部协调解决。”近日,舞阳县政务服务中心政务直播间内,工作人员创新宣讲形式,将政务服务与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深度融合。
“宣舞大地 阳出精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入驻政务直播间,是舞阳县委宣传部探索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新路径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舞阳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以“宣讲+”模式构建立体化传播体系,打造“1+5+N”宣讲矩阵。以“宣舞大地 阳出精彩”为核心品牌,贯穿“阳春讲理论”“盛夏传政策”“金秋话振兴”“暖冬惠民生”“四季颂文化”五大主题板块,依托“田间地头会”“板凳会”等多个场景化阵地,实现理论、政策、文化与群众生活的深度融合。创新“靶向式”宣讲,用“小话题”反映“大主题”,例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养老等民生案例解读政策;推行“菜单式”服务,建立“部门列单—基层点单—团队接单—百姓评单”闭环机制,精准匹配群众需求。开展“宣讲大集”、微视频征集、政务直播、农民画展览等特色活动,覆盖机关、乡村、企业等,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和一定影响力、广受群众欢迎且成效显著的宣讲品牌,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
品牌打造:矩阵化运营 多样化宣讲
近日,在太尉镇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现场,“红喇叭”文艺轻骑兵宣讲队队员用群众喜欢的戏曲演唱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受到群众欢迎。
活动现场,志愿者还结合社会救助、移风易俗等民生热点,向群众发放防电信诈骗、慢性病防治宣传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价彩礼的弊端、文明婚嫁的益处和免费“两癌”筛查政策。
舞阳县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以来,作为“三团一队”之一的“红喇叭”文艺轻骑兵宣讲队,采用理论宣传和文艺演出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老百姓喜欢的戏曲、小品、快板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接地气,真正深入人心。
聚焦“怎么讲”,开展“贴民心”宣讲活动。舞阳县立足群众生活实际,创新推出多元宣讲形式,以“宣舞大地 阳出精彩”为主品牌,努力打造四大特色子品牌——“舞动新声”理论宣讲团(党校专家解读政策)、“乡音传党音”方言宣讲团(“百姓名嘴”用方言宣传政策)、“青舞飞扬”青年宣讲团(青年干部、返乡大学生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红喇叭”文艺轻骑兵宣讲队(民间艺人用戏曲、快板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形成“专业理论+本土表达+青春视角+文艺浸润”的多元传播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既“冒热气”又“润民心”。同时,积极开展“宣讲大集”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与集市贸易、文艺演出、便民服务相结合,让党的声音深入人心。此外,舞阳县秉持“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声音就传递到哪里”理念,全力打造便民宣讲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人才培养:建设好队伍 分层级赋能
“以前,我认为理论宣讲就是在会议室学习学习文件、大礼堂听听报告,离我的工作、生活很远。”舞阳县人民医院助产士王飒说,一次经历改变了她的看法。“我回老家探亲时遇到一名孕妇,当时她正对是否做全面产检犹豫不决。”王飒说,询问后得知,这名孕妇家庭经济条件有限,难以负担过多的医疗费用。为打消其顾虑,王飒详细介绍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政策。
从那之后,王飒一有时间就琢磨如何把宣讲工作做得更好。她不仅不断学习新知识,还将工作、生活中的体会融入宣讲,并在制作的短视频中加入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宣讲队队员,在舞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的张上珠有着同样感触:“作为土生土长的舞阳人,我想把贾湖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贾湖文化,增强咱们的文化自信。”在传承与讲述贾湖文化时,张上珠借助AI技术,将考古报告中贾湖骨笛的测音数据转化为现代乐曲,让古老笛音突破时空界限,以数字化旋律与当代听众产生“同频共振”。她精心创作《九千年的回响》《贾湖笛韵九千年》等课程,累计为群众公益讲解贾湖文化150余场,受众超3000人次。
工作之余,张上珠还积极走进学校宣讲贾湖文化。担任舞阳县第五实验小学校外辅导员期间,张上珠为学生们精心创作了《贾湖骨笛里的文化自信》《非遗故事会》《漂洋过海的农民画》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她设计了角色扮演、情景配音等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如今,该校已有二十多名孩子在她的影响下成为非遗小讲解员。
做好理论宣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舞阳县打造了“金字塔式”宣讲队伍:顶层为县级核心宣讲团,由县委常委任团长,整合党校专家、职能部门骨干,负责政策理论的深度解读;中间层为乡镇方言团、县直单位小分队,吸纳“百姓名嘴”、致富能手、退休教师等本土人才,用方言讲解政策;基层为青年宣讲团、文艺轻骑兵,组织返乡大学生、民间艺人,以短视频、直播、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宣传。同时,通过赛训结合等方式,加大宣讲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的全方位、广覆盖、多层面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格局。
工作创新:线下送服务 线上解民忧
舞阳县深入挖掘贾湖文化、农民画等资源,围绕本土文化、数字技术等持续创新宣讲形式,实施“农民画说理”工程,举办“画里话外”展览,以艺术形式具象化理论,被群众称为“墙上的宣讲员”。搭建“云上宣讲”平台,整合县人大代表直播间、“舞满意”政务直播等,制作“理论微课堂”系列短视频,针对不同群体安排不同宣讲内容(青年群体侧重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讲解,老年群体侧重医保政策讲解),实现“线下讲堂+线上云端”全覆盖。“宣讲大集”活动采取“理论宣讲+惠民服务”双轨并行模式,被赞为“家门口的贴心服务站”。群众在听宣讲、看演出的同时,还可以现场查询社保和享受法律咨询等服务。
近年来,舞阳县年均举办“宣讲大集”活动超50场,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办理民生事项800余件;政务直播间开展抖音直播12场,在线互动答疑超5000条;农民画展览吸引2万余人参观,实现“艺术作品+理论解读”的可视化传播。县融媒体中心全年播发各类宣讲新闻100余篇(条),形成“电视有影、广播有声、网络有言”的立体传播矩阵。
下一步,舞阳县将持续深化“宣舞大地 阳出精彩”品牌建设,不断创新宣讲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舞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 震
校对 王麓棣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李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