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乡村振兴路——驻村书记带领村民种出“美丽经济”

“这样剪既能保持植株造型美观,又能促进新枝萌发。”6月23日,在临颍县皇帝庙乡潘牛村的月季种植基地,驻村第一书记赵基元正手把手教村民修剪花枝。
今年2月,市园林绿化养护中心副主任赵基元被派往潘牛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我刚来潘牛村时,农村工作经验少,害怕干不好。”赵基元说,“我把自己当成小学生,向村干部学,向乡亲们学。”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实打实地帮村子谋发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经过前期走访调研,赵基元发现,潘牛村虽然有种植花卉的基础,但长期面临“技术弱、销路窄”的难题。他发挥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邀请园林专家到村里开设“花间课堂”。从修剪枝条、病虫害防治到标准化种植,专家亲自到田间示范,对村民手把手教学。他还协调派出单位向潘牛村捐赠村集体产业发展急需的花卉养护工具、化肥、农药等,直接降低了村民的种植成本。
为实现技术服务“不打烊”,赵基元搭建“云上花匠”平台,通过建立微信群、视频连线等,安排专家24小时在线为种植户“把脉开方”。他协调派出单位志愿服务队定期入村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不断提升“潘牛花园”颜值与苗木品质。“俺以前种花全凭经验,现在学了专业技术,苗木优质率提高了三成。我发现月季叶斑病就赶紧拍照并将照片发至微信群,专家迅速回复消息。这真是太方便了!”种植户贾大姐说。
解决了“种得好”的问题,赵基元又忙着为花卉找市场。他借派出单位的力量找销路,争取的首笔订单金额就高达5.5万元,一下子给村民吃了定心丸。随后,他牵头组建“潘牛花园”宣传联盟,组织村民通过发布短视频方式讲述“花开潘牛”的故事,策划“花香集市进社区”“朋友圈集赞送花”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持续提升“潘牛花坊”品牌影响力,吸引大批网友到村采购,实现“流量变销量”。他还邀请摄影家协会会员、抖音博主入村采风,通过优质作品展现“潘牛花园”风貌,提升品牌影响力,带动花卉销售。
赵基元邀请美术教师结合花卉集市与月季文化主题,为潘牛村绘制标识牌,丰富网红打卡地场景,进一步擦亮“潘牛花园”这一名片。目前,潘牛村的月季花海成为网红打卡地。“下一步,我们打算与京东合作,将潘牛村的花推向更大市场。”赵基元说。
“驻村工作的关键是走进村民心里。”这是赵基元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一天到晚忙着入户走访,将村民家里有几口人和孩子上学、需不需要帮扶等情况一一记在本子上。
赵基元告诉记者,在全力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的同时,他把民生实事放在心上,着力落实各项惠民举措:协调派出单位为村里主干道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将在7月底投入使用;已联系公益理发团队进村,为村民免费理发;邀请县豫剧团来村演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乡村振兴不能仅仅是种花,还得让村民心里乐开花。”赵基元说,他创新推行“五色管理”工作法,将村民分为特困户、种植户、学生户等群体,精准施策;绘制村情、户情地图,建立监测户及特殊困难群体动态台账,确保帮扶“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三夏”期间,得知村内某户家庭收麦困难,他立刻协调收割机,组织党员服务队全程帮忙,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在基层治理方面,赵基元与村“两委”结合,逐渐摸索出“党建+自治”模式,通过构建“四小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小网格”划分责任田,党员“一带五”包户督促环境整治,让村庄从“一时美”变为“时时美”;“小平台”开展花田议事,村民围坐一起谋划花卉产业发展,大伙儿的事大伙儿定;“小板凳”入户听民意,把村民的“急难愁盼”记下来、解决好,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小改造”点石成金,荒沟变游乐园,闲置宅院被改成幸福院,村容村貌一天一个样。
赵基元联合村“两委”修订村规民约,把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内容编成顺口溜,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入户宣传等方式让大家记在心上。如今的潘牛村,乱堆乱放现象少了,邻里纠纷少了,村民主动参与治理的热情高了。
潘牛村党支部书记贾振奎说:“赵书记年轻又能干,工作认真、踏实,整天想着怎么把群众的事办好、让村里发展好。他是个靠得住的好干部。”
看到潘牛村的巨大变化,赵基元没有停下脚步。他提出了以月季产业升级和花园乡村建设“双轮驱动”的思路,为村子规划了发展蓝图。“产业要增效增收,村庄要变美引流。”赵基元说,只有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和附加值,才能真正让村庄的颜值转化为产值。
“组织信任我,派我来驻村,我就得干出个样儿来。”赵基元说。如今,潘牛村的月季花开得正艳,不仅美化了村庄,还成了乡村振兴的“致富花”。潘牛村正朝着既美又富的目标扎实前行。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 赢
校对 王麓棣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