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漯河地理基因 感知城市发展脉络—漯河四高行知地理社开展研学活动

7月12日,漯河四高行知地理社师生走进漯河市城市展示馆。以“解码漯河地理基因,感知城市发展脉络”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建筑解读、展厅探秘、科技互动等形式,开启了一场跨越九千年的城市文明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以展示馆的“城立方”设计理念为切入点,向同学们揭示了这座地标性建筑的深层寓意——其外形取法古代玉琮“内圆外方”的形制,象征“地生万物”,既承载着中华礼乐文明的基因,又暗合现代城市“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同学们抚摸着建筑模型的外壁,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对家乡的文化标识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依次步入六大主题展厅。展厅以“水、字、牛、汇、食、梦”为叙事主线,通过场景复原、实物沙盘、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将漯河从贾湖遗址的史前文明到当代“汉字文化名城”“食品名城”的演进历程娓娓道来。在“贾湖文明”展区,同学们透过复原的陶罐与骨笛,触摸到九千年前先民的智慧;在“食品工业”展厅,动态数据屏与巨型沙盘生动呈现了漯河从“中原粮仓”到“国际食品之都”的产业蝶变。
最令同学们兴奋的当属“动感飞船”沉浸式观影项目。师生们以“飞行视角”穿越漯河的上空,从沙澧河的蜿蜒水系到中央商务区的现代地标,从双汇工业园的智慧生产线到汉字文化公园的甲骨文长廊,全景式感受城市规划的脉络与自然风光的交融。社员王雨桐在体验后感慨:“原来地理基因不仅藏在课本里,更流淌在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上!”
活动尾声,社员们认真填写研学报告单,并撰写心得体会。指导老师总结道:“这次研学让我们读懂了城市的‘地理密码’,更在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中,种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还深刻感受到家乡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同学们对漯河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也激发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图文:刘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