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政务

构建“漯讲乐享”大宣讲格局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浸润心田 ——漯河市理论宣讲工作综述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7-15 来源:

理论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是推动新时代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桥梁。近年来,我市倾力构建“漯讲乐享”大宣讲格局,以机制创新为基,以榜样引领为范,以品牌塑造为魂,深调研实指导,探索推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集”模式,实施“创新理论宣讲日”制度,逐步使宣讲队伍“强起来”、宣讲内容“实起来”、宣讲方式“活起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沙澧大地落地生根、浸润心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思想动能。


机制筑基

顶层设计 凝聚宣讲合力


市委始终将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基层理论宣讲置于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局中统筹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凝聚强大合力。

高位谋划,绘好宣讲“施工图”。重组市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与传播中心,下发健全完善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机制构建大宣讲格局工作方案,精心绘制宣讲工作蓝图与年度“施工图”,将理论宣讲纳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考核指标,确保宣讲工作方向明确、推动有力。健全工作机制,打破“各自为战”壁垒,推动跨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宣讲搭台、共同唱戏、资源共享、活动共振、宣讲共融”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市委书记秦保强多次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对宣讲工作提出要求,并且每年率先垂范进校园上思政课,学理论用政策。主持召开全市62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座谈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镇工作“三结合”的重要要求,强调以思想解放引领干事创业、以观念转变促进发展提升,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进一步提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按照市委要求,市委宣传部着力建强优化队伍,锻造宣讲“主力军”。精耕细作宣讲人才“苗圃”,注重在“90后”“00后”年轻人中遴选宣讲达人,建立动态宣讲人才库,精心培育专业宣讲员与百姓宣讲员两支队伍,尤其注重凝聚青年宣讲力量。通过“请进来”专家授课与“走出去”实地研学相结合的模式,持续提升宣讲员的理论素养与表达能力,为讲好新时代漯河故事浇筑坚实根基。

夯实阵地平台,织密织牢理论宣讲“立体服务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两会一课”“沙澧大讲堂”、主题党日制度,常态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六进’”活动,依托覆盖全市城乡的15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联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线上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圈”“服务圈”。


牵头抓总

调研指导 校准宣讲方向


市委宣传部切实履行牵头抓总、指导协调职能,是“漯讲乐享”宣讲品牌矩阵建设的关键保障。

深入调研摸实情。常态化深入县区、高校、四大工委、新闻单位及乡镇(街道)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观摩、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精准掌握基层宣讲动态、群众需求及难点堵点。

精准指导促提升。依据调研成果,及时出台指导意见,优化工作部署。加强对“宣讲大集”模式流程、“宣讲日制度”落实、品牌项目培育、宣讲队伍建设、宣讲内容把关、宣讲形式创新等方面具体指导,确保宣讲工作不跑偏、有实效。

经常性组织经验交流会、现场推进会、宣讲展示会,促进各县区、各部门互学互鉴。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基层宣讲活动提供内容、平台、宣传等多方面支持。精心策划重大主题宣讲方案,指导编写宣讲手册,联动媒体扩大宣讲影响力,为基层宣讲工作保驾护航。


示范引领

创新破圈 打造宣讲标杆



宣传部理论宣讲配图(2812248)-20250715092752.png

临颍县举办“颍之有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五彩大集。

临颍县作为我市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先行探索者,其创新实践为全市提供了鲜活样本,发挥了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们较早打造“颍之有理”宣讲品牌,形成“1+9+6+N”宣讲体系(1个主品牌、9支队伍、“六进”、N场活动),融合宣讲、展演、互动、服务等多样形态,构建起服务群众的综合性宣讲“大集市”,达到群众“进得来”、群众“听得懂”、群众“用得上”、部门“愿意讲”、乡镇“可持续”五彩效果。“五彩大集”接地气,邢庄村文化广场的“颍之有理·五彩大集”开放麦活动,颠覆传统宣讲模式。村民手持话筒即兴分享,豫剧新唱移风易俗,“95后”青年把法律条文改编成Rap……宣讲台变成了百姓争相展示的“星光大道”,实现了从“我听讲”到“我要讲、我会讲”的转变。临颍县又率先建立“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日”制度,打造“五彩大集开放麦”“网络宣讲日·快乐星期天”和“乡村大喇叭”特色平台。截至目前,“五彩大集”宣讲超400场,“快乐星期天”线上宣讲近40期,覆盖群众40余万人次,其经验做法多次获央级、省级主流媒体报道。2024年10月,全市基层理论宣讲观摩现场会在临颍召开,省委宣传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与传播中心主要领导出席,全省四个城市的宣讲专家介绍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

为高树目标、学有标杆,今年3月,我市组建由各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参加的高规格理论宣讲调研组,赴浙江余杭、湖州、绍兴等地学习他们的创新举措、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大家边走边看、边学边思、边感边悟,经过多次研讨交流,形成了《取经问道拓思路 实干笃行启新程——浙江基层理论宣讲经验对漯河的启示》调研报告,在《漯河工作》期刊和《党的生活》杂志发表,引发极大反响,被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明超批示,要求印发各县区学习借鉴,更加坚定了全市做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品牌塑魂

多元创新 奏响宣讲交响乐


在市委高位谋划、到先进省市高质量调研学习和临颍示范带动下,各县区及相关部门竞相发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理论宣讲品牌,形成全域开花的生动局面。

理论宣讲 舞阳(2812245)-20250715101711.jpg

舞阳县举办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集。

舞阳县“宣舞大地 阳出精彩”,着力构建“舞动新声”(专业理论)、“乡音传党音”(方言宣讲)、“青春飞扬”(青年视角)、“红喇叭”(文艺轻骑兵)四大子品牌,形成“专业+本土+青春+文艺”的多元传播矩阵。

理论宣讲配图 郾城(2812238)-20250715101707.jpg

郾城区举办“郾讲新声 理润万家”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展示活动。

郾城区“郾讲新声 理润万家”,聚力“四个维度”,打造“干部+百姓+青年”多元队伍。青年宣讲团以脱口秀、情景剧破壁出圈,开设“云宣讲”专栏,拓展线上阵地,提升宣讲效能。

市委理论宣讲配图 源汇(2812242)-20250715101701.png

源汇区举办“源汇实践说”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集。

源汇区“源汇实践说”,联合沙澧电商产业园的年轻人,创新联盟模式,打造集研学、备课、宣讲、沙龙等功能于一体的宣讲工作室,与“清河相声社”结合,“用相声的语言,讲时代的道理”,聚焦身边的创新、创业、创造、创富、创美故事,促进“理论强音”与“实践回音”深度融合。

理论宣讲配图 召陵(2812233)-20250715101704.jpg

召陵区天桥街街道漓江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靳会杰向辖区居民宣讲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

召陵区“理润召陵”,推行“菜单式”精准服务,按照“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单位(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模式,挂牌漓江社区宣讲示范基地,天桥义工团队、“赵国锁宣讲工作室”讲述他们十八年如一日为周边市民义务服务的精彩故事,用家常话讲述全国老干部代表赵国锁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感人瞬间。

市委党校、市社科联充分发挥理论研究阐释优势,深度参与宣讲内容策划、骨干培训、课题研究,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共同把各具特色的“理论服务包”精准配送到群众身边。


遍地开花

理论润心 烟火氤氲成大集


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大集”模式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深化推广,成为最具漯河特色、最富生命力的基层宣讲载体。

全域覆盖常态化。在市委宣传部强力推动下,宣讲大集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市各乡镇(街道)铺开,实现常态化运行。据不完全统计,半年时间,“宣讲大集”就在全市举办了500余场次,观众达30多万人次。

在聚人气方面,宣讲大集打破了台上讲、台下听的单一模式,融入歌舞演出(豫剧、相声、坠子、小品、情景剧)、互动问答、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等元素,设爱国歌曲大家唱、主题宣讲、党史故事我来说、说说家乡的新变化、移风易俗大家谈五大板块,涌现出《赞赞新时代》《好民警陈晓磐》《移风易俗树新风》等优秀剧目,深受群众欢迎。

宣讲大集既是理论课堂,也是文化盛宴、惠民集市,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极大提升了群众参与度。宣讲大集鼓励群众从听众变主角,百姓宣讲员、文艺骨干、青年学生纷纷走上宣讲舞台,用乡音乡情、亲身经历、艺术形式讲述党的政策、身边变化、奋斗故事。宣讲大集成为百姓展示自我的璀璨舞台、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成果彰显

春风化雨 凝聚发展新动能


我市“漯讲乐享”大宣讲格局的深耕厚植,结出了丰硕成果,深刻影响了社风民风,更凝聚起了推动漯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我市宣讲大集宣讲内容,紧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移风易俗、法治建设、文明创建,通过“全会名词我来说”“时政用典”“文明漯河会客厅”“创文啄木鸟”等创新形式解读政策、弘扬新风、敲击丑恶,群众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都得到显著提升,邻里更和睦,乡风更淳朴,发展环境更优化。2025年,漯河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通过理论政策的广泛宣讲,广大干部群众对上级大政方针、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漯河“三城”建设的工作方向更加认同,对漯河“四大文化”的发展理念认知更加清晰,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当理论成为滋养心灵的“春雨”、指引实践的“灯塔”,全市上下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空前高涨。

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接地气”“有生气”的方式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群众从“听懂了”到“理解了”再到“认同了”,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有效打通,全市上下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从市委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到基层百花齐放的生动实践,从线下“大集”的烟火氤氲到线上“云端”的能量奔涌,漯河以“漯讲乐享”的坚定步伐,成功将党的创新理论从文本转换为实践,从会场传递到心田。展望未来,漯河必将继续深耕理论宣讲“责任田”,持续创新品牌、拓展平台、建强队伍、提升质效,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沙澧大地绽放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转化为推动漯河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嘉琪

校对 李    鑫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