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区以“网”聚力提质效

今年以来,郾城区把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为根本路径,聚焦“五基四化”工作部署,建强组织固根基、创新体系提效能、优化机制解民忧,在全区形成了数网融合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
“我们社区地处会展中心核心区,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下辖中村、李村、卓村、后郑四个小社区,常住居民3.8万多人。”7月17日,在孟庙镇五里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该社区负责人指着社区网格化管理示意图说,社区按照区委、镇党委、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治理体系要求,以全市推行的“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为抓手,完善了“镇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建工作体系。
聚焦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郾城区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高效能治理全过程各方面。郾城区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全区从健全组织体系、推动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入手,从加强组织覆盖、确保先锋力量直达末梢着力,健全网格党组织运行制度规范,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选优配强1487个网格党组织书记,建立网格员季走访、月回访制度和履职事项清单,梳理明确了6类28个下沉网格事项。在全市率先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车轮上的党支部,培育300余名外卖骑手成为“流动网格员”“政策宣传员”“文明监督员”,将治理对象转化为治理力量。
数智融合织密一张网
“这是前两天商桥镇用无人机巡河时的情形……”7月10日,专程来漯维护无人机运营的合作方工作人员周键一边熟练地操作着电脑,一边调出数据展示着无人机作为“智慧网格员”巡逻的画面。
“目前,我们通过数网融合发展,创新构建了‘112N’基层治理体系,全域‘一张网’在我区已基本实现。”郾城区委组织部相关人员介绍,第一个“1”是让无人机成为“智慧网格员”,嵌入大数据治理平台,建设一张立体智能全域感知网,与全区7568名“一长+多专+N兼”网格员“空地联勤”,并同步整合全区“雪亮工程”2311个高清摄像头,全域全天候立体化精准巡网、精准发现、精准处置、精准服务,有效消除网格治理盲区,延伸网格治理触角。
第二个“1”是依托市域高效能治理平台,在区政务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调度指挥大厅和远程会议系统,打造了一个集大数据分析、GIS一图感知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化指挥中枢,实现基层治理上下联通、扁平高效。
“2”是指统筹管理和服务治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真正做到“早发现、准定位、快处置、防复发”,并通过完善网格管理事项清单、服务事项负面清单等,推动多部门人员、资源、服务下沉网格,开展“大脚板”常态化巡查走访。
“N”就是融合多个应用场景,推动城管、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大数据贯通,丰富完善多场景应用,推进多任务协同处理,实现高效能治理。
“‘112N’基层治理体系建起以来,各类事项的处置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运用‘无人机+AI’系统精准识别定位,在火灾、内涝等突发事件和农田智慧化管理等方面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郾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用心托起群众幸福梦
龙塔街道华山路社区所辖区域多是城中村、老小区,老人、老居民居多。对此,该社区工作人员就从如何把“菜市场”建在家门口入手,方便居民、为民解忧。他们多方联系和招商,在社区建立了购物平台,并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免费存储服务。“现在买菜真方便,抽时间在手机上下单,回家时顺路就能把菜捎回家。”该社区居民张二华说。
把解民忧、真正解决问题作为检验基层治理成效,是郾城区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该区建立健全“研判报告、批办交办、跟踪问效”闭环管理机制,通过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责任体系,建立下沉事项清单和镇(街道)履职清单,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实现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调解、隐患在网格排查、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并出台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若干举措、城市基层党建操作规范,试点推进多元共治幸福社区建设。目前,全区已孵化培育18支志愿服务队,打造“团团活力圈”青年社群、“冬日暖阳”巾帼关怀等12个特色服务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五基四化’,深化运用‘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围绕‘建强组织、防化风险、办好实事、促进发展’,不断完善‘112N’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部门联动‘一网协同’、基层治理‘一网统管’,为全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提供郾城样板、贡献郾城力量。”郾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继伟表示。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勇睿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