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灌溉设施给力 抗旱浇地不难

7月30日,在舞阳县吴城镇西王村,村民使用喷灌、滴灌设备为玉米、花生等秋作物浇水。记者了解到,该村的秋作物均已经浇灌多遍,基本不存在缺墒情况。一名村民说,得益于对机井的大力提升改造,如今抗旱浇水不作难。
当天下午6点多,在西王村一块花生地里,记者看到一台针式喷灌机正在给花生浇水。这台设备长约140米,缓缓转动过程中,轮子在田间画出一个个同心圆。
“这台设备在田里转一圈需要两天两夜。这块地浇水全靠它,目前已经浇了三遍水。”西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春晓说,近年来,全村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完善,机井多了,各种先进的灌溉设备也派上了大用场。
近期,持续性的高温少雨天气让抗旱保秋成为当务之急。西王村有
1400多亩地,所有的机井都能出水,能满足全村抗旱浇水需求。
王春晓还是一个种粮大户。他承包土地十多年,深知农田水利建设对庄稼的重要性。过去担任村委委员时,他就提出多打机井。2021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干得最多的事就是申请项目资金,并抓住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遇,大力完善全村的灌溉设施。近几年,西王村新增机井十几口。为了管理好机井,王春晓主动担任“井长”,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护。
如今,在西王村,每一户村民都能就近浇地,享受机井带来的便利。
种粮大户谷贵敏流转有100多亩地。“我家的玉米田已经浇了3遍水、花生田浇了4遍水。机井就在地头,插卡就能用,方便得很。”谷贵敏说,她承包土地6年了,灌溉越来越方便。近年来,村干部工作给力,村民们都很满意。
“目前,我们村还有一口机井正在施工。完工后,村里就能实现机井全覆盖。”王春晓说。
文图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 光
校对 冼 薇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