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政务

奋楫扬帆逐浪高——看经开区实干争先挺进工业经济主战场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8-06 来源:

image.png

image.png

火红七月,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区属22家重点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速27%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6家,税收超1000万元企业12家。

QQ图片20250806092410.jpg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海洋 摄

作为全国排名第四十位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企业发展的好态势印证着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双汇、卫龙、中粮面业等食品企业产能持续释放,满载货物的大型货车来往穿梭;统一、景田、亿家馨等9家企业营业收入、税收保持10%以上增长;铭智新能源、滋味源香精香料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累计贡献产值1.5亿元;盐津铺子新建魔芋车间加快装修、设备调试,建成运营后月产值预计突破2亿元……

上半年,经开区工业投资、技改投资等关键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市新增总量的45%,新旧动能转换呈现加速态势。

一连串亮眼的数字是经开区逆势而上、攻坚拼搏的结果——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实施“双千亿”战略工程,加快“三区一高地”建设,以“拼”的劲头、“抢”的节奏、“实”的作风抓工业、稳经济、促增长。经开区以实实在在的发展贡献彰显了“为全市挑大梁”的硬核担当。

推动工业经济蓬勃发展

经开区是我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名片,名企名牌汇聚,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了以双汇集团、太古可口可乐、美国嘉吉、中粮集团、旺旺、统一、卫龙食品、景田百岁山、盐津铺子、宏途食品等国内外企业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70%以上。

QQ图片20250806092428.jpg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东 摄

今年以来,经开区聚焦工业大盘,全力稳经济促增长,推动“老树发新芽”“新苗成大树”,工业园区内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活力。

7月23日,卫龙美味三期园区智能生产线全速运转。经过原料投放、溶胀成型、冷冻、附味、杀菌等环节后,一批批魔芋爽新品完成最后包装工序,“走下”生产线,“奔”向各地市场。

“卫龙上半年发展核心就是产品创新。”卫龙美味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企业发布了麻酱魔芋爽、小龙虾味大面筋、麻辣牛肉味亲嘴烧等新品,近期又与山姆合作上架了卫龙高纤牛肝菌魔芋新品。“这个产品巧妙地采用了云南牛肝菌与魔芋的‘神仙组合’,每份产品牛肝菌添加量≥20%(以鲜重计),搭配富含膳食纤维的魔芋,热量约等于18千卡,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该负责人说。

从最初的每天6包面粉用量,到现在每天用量达上万包,每天产出各类产品大大小小几千万包,卫龙美味坚守“让世界人人爱上中国味”的使命,在创新发展中不断做大做强,成为经开区的标杆企业。

image.png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东 摄

与卫龙一样,通过创新实现快速发展的还有河南宏途食品有限公司。

2020年3月,占地200亩的宏途食品漯河生产基地建立,主要生产膨化、烘焙类食品,年产能达10万吨。

公司展示墙上,摆满了荣誉牌匾和主要产品。“产品好吃、营养健康,消费者就会去购买。这款山药薄片系列产品,很受年轻人的欢迎,目前在全国销量第一。”公司对外负责人张国瑞介绍。

从创立“小饿小满足”烘焙子品牌进军烘焙行业,到品牌销售额突破2亿元,再到全类产品总销售额突破6亿元,宏途食品依托经开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断实现创新发展。

在食品企业创新实践的驱动下,经开区食品产业2024年营收突破1500亿元,产值占河南七分之一,成为河南省万亿级食品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

今年上半年,经开区强化中粮、可口可乐、宏途等43家重点骨干企业要素保障、运行调度,确保稳产满产;关注网红爆品企业亿家馨、隆谷等企业,引导其采用新模式、新载体,开发更多名品、精品、新品,扩大生产销售;对诚汇新材料等69家高成长性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

推动双汇、卫龙等百亿级企业“老树发新芽”,白家阿宽、鸿博药业等企业“新苗成大树”……这些发展势头的形成,既源于企业持续深耕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也离不开经开区系统性政策支撑——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优化审批服务、“一企一策”帮扶等常态化举措,精准赋能企业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增动能

在经开区,一根穿越厂区的管道将嘉吉生产的糖浆直接输送至可口可乐车间。这种“隔壁就是供应链”的产业协同模式已成为区域标杆,传为美谈。

依托完备的产业集群和精准的配套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此形成“落地一个、带动一串、赋能一片”的集聚效应。

QQ图片20250806092425.jpg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海洋 摄

中粮面业(漯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斐斐对此深有感触:“从项目立项到投产运营,市、区两级通过‘万人助万企’上门服务,帮助我们快速解决用地、建设、后期运营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该公司生产的香雪、皇家粮仓、福临门等系列面粉,已通过订单研发精准匹配卫龙、宏途、宏绿、开小差等本地企业需求。

这种“以商育商”的良性循环,正推动经开区招商引资迈向更高维度。今年以来,该区锚定“知名食品企业集聚区”目标,紧盯国际化发展方向,组建专班对接龙头企业,高频次组织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深度参与国内外重点展会,加强与跨国商会战略合作,累计拜访日本卡比乐、韩国希杰、意大利费列罗、韩国三养等世界500强公司和联舌工坊、杭州松鲜鲜等国内头部企业500余家。

深化委托招商,探索基金招商,推广以商招商……经开区多元探索招商新模式,联合黑蚁资本、河南汇融基金等设立食品产业基金,推动《河南现代食品科创投资基金实施方案》在今年食博会上签约落地。今年上半年,新签约13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94.8亿元,数量及规模全市领先。

在项目建设上同样是精准发力,有所为有所不为——

今年上半年,该区紧扣“两新”“两重”领域谋划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项目,高标准谋划亿元以上项目76个,总投资1110亿元;新开工项目16个,完成投资123亿元(占年度计划76.8%);科学储备“三个五百亿”项目36个,总投资726亿元,已全部签约并开工。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链上发力,扎实推进卫龙绿色食品产业园、盐津铺子“一基地两中心”、食品国际合作产业园和白家阿宽、韩国好烤克、正宇电器、铭智新能源等一批产业类、支撑性重点项目。

以“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为目标,深化联审联批、开辟绿色通道,科之信、铭智新能源、梦汇、万昌等项目实现当季开工建设、当季投产达效。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统筹水电气热等能源调度及基础设施建设,以全周期精细服务加速项目建设。更为关键的是,为确保有限资源向优质产能集中赋能,该区对项目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对不达标的项目坚决说“不”,防止低效无效投资。

创新驱动锻造核心优势

面对消费趋势的变化,传统产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企业怎样以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领跑新赛道?

QQ图片20250806092419.jpg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海洋 摄

入驻经开区的漯河隆谷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速冻包子、米糕等高端速冻面米制品。今年上半年,企业通过精细化的分层和运营,在国内电商消费市场收获颇丰。

“公司致力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美味、安全的食品,目前与不少头部主播达成深度合作,其自有品牌‘自由肉肉’产品持续位居抖音包子品类前三。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辟新渠道、拓展消费市场,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隆谷食品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链,为传统食品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在经开区,执着创新的企业扎堆发展。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该区构建起“科技+业态+服务”三维创新体系,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食品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以科技创新锻造核心引擎。双汇、卫龙、盐津铺子等重点企业通过研发实验室锻造核心技术,加大与中原食品实验室的合作力度,在技术上、人才上实现优势互补和产品创新。

以业态创新激活增长极。引导骨干企业积极扩产能上项目,支持利通科技、隆谷食品等企业布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亿家馨等一批食品企业将传统产业与电商结合,大力培育电商平台数字经济新业态,实现效益倍增。

QQ图片20250806092415.jpg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焦海洋 摄

以服务创新厚植发展沃土。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与企业一起学理论、用政策,在一线解难题、促发展,持续释放“两重”“两新”政策效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金融创新“三新”融合,完善创新平台梯度培育机制,发挥产业链协同创新优势,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

既留得住存量企业,又引得进增量项目。经开区持续擦亮首批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金字招牌,以一流的发展环境、完备的产业生态,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QQ图片20250806092422.jpg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东 摄

亿家馨食品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该公司在泡卤肉制品领域精耕细作,围绕鸭掌、鸭翅、鸭翅根、鸡爪、鸡脖等禽类肉制品,以泡卤为核心工艺,研发出几十种产品,有效满足了不同消费者在不同消费场景下的休闲肉制品需求,销量突飞猛进,目前已成为泡卤肉制品领域的一匹黑马。

河南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2019年建厂以来,聚焦食品主业持续深耕,在建设现代化生产厂房、薯片生产线和新上魔芋生产线的基础上,又规划了盐津铺子“一基地两中心”项目,致力打造北方超大型生产基地、北方区域物流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

在这些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经开区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打造的优质营商环境。通过大抓干部作风转变,建立“指挥部+工作专班”机制,完善“三级分包”服务体系,持续擦亮“投资经开区”金字招牌,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了沃土良田,助力企业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

立足新阶段,激发新动能,展现新作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扛牢国家级开发区经济‘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的重要使命,持续实施‘双千亿’战略工程,加快‘三区一高地’建设;聚焦主业主责,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以奋战三季度、确保全年红的实效实绩在现代化漯河建设中争一流、挑大梁、作贡献。”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少宏信心满满地说。


文/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晓龙

图/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东 焦海洋

校对 谢明芮

统筹 周鹤琦

审读 谭艺君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