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医专二附院锦旗背后的故事 脑出血患者顺利康复:“让我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力量”

“脑出血”堪称“定时炸弹”?看,医护如何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无缝衔接 开启康复大门
近日, 伴随着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一名突发性头痛持续一小时的中年患者,被紧急送往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急诊室。躺在抢救床上,欲裂的头痛感使患者倍感不适,恶心、呕吐,精神状极差。经过“上车即入院”系统,患者的各项指标信息早已被传到院内,实现了院前院内“0衔接”。接诊医生立即安排头颅CT检查,据CT影像显示,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室积血。卒中中心绿色通道随即启动,神经内科二病区曹爱华主任团队联合各相关学科专家,为患者开启紧急救治的大门。
医护携手 加速患者康复
24小时日夜守护,稳定生命体征。由于患者伴有高血压病3级,2型糖尿病的病史,入院时血压高达200/130mmHg,可能出现颅内出血再增多的情况,曹爱华主任当机立断,将患者安排至重症监护室,进行24小时密切观察。立即给予降压、脱水降颅压、镇痛治疗,同时完善头颈联合CTA等检查,并采取相应诊疗措施,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稳定患者病情及缓解痛苦。在判定患者不再出血,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医术与医德并行,赢得患者信任。为进一步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患者头痛症状,决定为其实施脑脊液置换术。脑脊液置换要行腰椎穿刺术,但曾经腰麻的痛苦经历,让患者不愿再尝试。面对这样的情况,主治医师张爽反复与其沟通,用耐心和用心感染了患者及家属。最终,脑脊液置换术得以开展,“整个过程,不适感很小很小,做完之后头痛立马得到了很大缓解”患者说道。在近1个月的住院治疗中,患者经历2次脑脊液置换,头痛的症状近乎消失。多学科协作,成为患者康复的加速器。因为患者伴有低钠血症的症状,特邀请内分泌科医生进行会诊,采取定期检测电解质和补钠的诊疗措施,出院时患者的钠指标显示正常。
密切呼吸观察,重获健康睡眠。由于患者体型肥胖,考虑可能会出现呼吸睡眠暂停的情况。为了完善夜间呼吸观察,护理人员为其佩戴上了呼吸睡眠监测仪器,明确其呼吸睡眠暂停的频率,随后加配呼吸机,帮助患者重获健康睡眠。
锦旗书信 致谢医者仁心
“你们不仅关注我的病情变化,更用温暖的笑容和贴心的言语缓解了我的焦虑,让我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力量。”康复出院后,患者及家属携锦旗与感谢信再次来到医院,他们把“以专业诠释医者担当 用技术点亮生命希望”、“白衣执甲护生命 温情守心似亲人”这样的赞誉送给医护人员,表达着对医护团队的认可,也彰显了医院多学科联合会诊机制,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院内救治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显著优势。
在漯河医专二附院,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不断上演,医护协作、医患携手,帮助患者顺利康复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们愿用一生践一诺,守护群众生命健康,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