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漯河名城网 > 社会

漯评丨“桃博士”身上有什么打动人心的力量?

小号 默认 大号
2025-08-12 来源:

“桃博士”宋丹阳身上,究竟有什么打动人心的力量?那是知识落地生根,理想照进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双向奔赴。

宋丹阳扎根乡村,将学到的农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她不仅在网上开设农技课堂,还到河南、山西、甘肃等省的100多个村子,为桃农面对面提供技术指导。这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精神,正是当代青年最需要的品质。在她的直播间,抽象的农学理论变成了果农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术。这种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做法,远比一纸文凭更有价值。

“桃博士”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她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职业价值观。在传统观念中,高学历人才就应该留在城市、进入体面的单位。但宋丹阳却用自己的选择证明:“对了脾气,哪里都是广阔天地。”当父亲不解地问“为啥没事爱往地里跑”时,她骄傲地展示云南果农发来的丰收照片:“跟我学种桃,一亩地多收几千元。”这种职业自豪感不是来自职位高低或收入多少,而是源于实实在在的社会贡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要这样有知识、有热情、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宋丹阳通过短视频平台将技术传播给百万粉丝,打破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时空限制。这种新型职业形态展现了当代青年创新创业的无限可能。

“桃博士”的感人之处,还在于她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广袤田野,在广阔的乡村大舞台上发挥作用。她在山西运城一个村庄发布了直播间定位,竟引来附近100多名桃农,原定两天的行程延长至一周。这种现象背后,是广大农民对现代农业专业知识的渴求。宋丹阳用年轻人熟悉的新媒体方式,将先进的种植技术、管理理念传递给最需要的人。从四川桃农的灾后求助到陕西桃农的新品种丰收报喜,这些互动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还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群体互助模式——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成为与广大农民并肩作战的同行者。

“桃博士”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润物无声的力量。当有着27年种桃经验的高辉说出“行家不看年龄大小,看本领大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对一个年轻人的认可,还有他对知识的尊重、对创新的接纳。

“桃博士”宋丹阳用她的选择告诉我们:真正的青春力量不在于追逐世俗定义的成功,而在于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不在于学历的高低,而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改变现实的能力。相信被宋丹阳感动的你我,只要心怀热爱,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舞台,用奋斗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鹤琦

校对 许璐瑶

统筹 周鹤琦

审核 李胜

版权声明:未经漯河日报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漯河名城网原创稿件,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举报电话(0395)5616809
关注我们

    漯河发布客户端

    漯河名城网

    漯河日报抖音号

    漯河日报教育新闻部微信

    漯河日报快手号

    漯河日报人民号

    漯河日报社健康事业部微信

    漯河日报社微公益

    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微信

    漯河日报视频号

    漯河日报头条号

    漯河日报微博

    漯河日报微信

    漯河手机报微信

    漯河微地产

    漯河小城生活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豫ICP备05015908号

豫公网安备 41110302000005号

© 2002-2018 漯河名城网(www.lhrb.com.cn)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漯河名城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